“从中小金融机构看,近三年我们累计收购债权规模超过2100亿元,上半年新增收购中小银行机构(等)中小金融机构不良债权475.28亿元,同比增长331.37%。”9月1日上午,中信金融资产总裁助理袁彩平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公司收购处置业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日前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信金融资产资产总额10109.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6.05亿元,增幅2.7%。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402.21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同比增长15.7%。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较2024年中期增长27.5%,相关盈利指标位列行业首位。 不良资产业务是中信金融资产的核心业务板块,不良资产经营分部资产占比接近9成,收入占比达到98.3%。上半年,公司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实现收入305.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3%;税前利润121.41亿元,同比大增522.4%。 。同期,因公司持续推进非金子公司风险出清等,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营收和利润分别下滑85.1%、305.6%。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AMC)在监管引导下持续转型,加速回归不良主业。中信金融资产不良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收购处置业务、纾困盘活业务、股权业务、收购重组业务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新增收购不良资产规模约1252亿元,同比增加154.8%;新增收购资产包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占比74.1%;处置不良资产包129.41亿元,实现收益16.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8%。期末公司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906.33亿元。 纾困盘活业务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上半年实现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65.5%,报告期内新增投放389.25亿元,同比增长43.6%,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资产余额占比65.7%。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纾困盘活业务余额为1512.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 其中,在房地产领域,中信金融资产副总裁杨毅在业绩会上表示,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93个,总规模559亿元,累计实现保交房7.59万套,带动2630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推动金融机构风险化解超过732亿元。 收购重组业务方面,据公司副总裁赵晶晶介绍,期末公司存量收购重组类项目从上年末的689个减少到581个,资产净值由上年末的1131.1亿元减少至872.11亿元,回收现金166.07亿元。 作为四大全国性AMC之一,自2022年加入中信集团之后,原中国华融改革转型加速,经营逐渐回到正轨,并完成更名。 。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实现扭亏为盈,之后一直延续盈利态势。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三年多最高累计涨幅超过500%,总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截至8月末,中信金融资产股价报1.14港元/股,市值为915亿港元,较去年末接近翻倍。 。 2022年以来,中信金融资产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了“一三五”发展战略。“今天的中信金融资产发生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司从扭亏到利润三连涨,年化ROE达到21.1%,盈利能力在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全面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信金融资产董事长刘正均表示,这充分证明了“一三五”战略切实可行,未来将努力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势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