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1

  比亚迪推出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宁德时代发布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恒瑞医药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今年上半年,一批A股产业龙头公司推出系列硬科技新品,展现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蓬勃动能。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8月30日,494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研发投入情况,合计研发投入7456.87亿元,同比增长2.68%。从研发规模看,115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916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称“研发强度”)超过10%。从研发投入增幅看,2581家公司研发投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五成,其中1073家公司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   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背景下,研发投入逐渐成为探寻上市公司增长动能的重要指标。从2025年半年报可以看出,“链主”型上市公司引领着产业创新方向。通过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含科量”,并逐渐加速创新成果商业转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一步步向“新”而行向高而攀。   “链主”引领创新研发   纵观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情况,一批“链主”企业研发投入达到百亿级、十亿级。   从研发规模看,比亚迪、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等6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比亚迪以308.8亿元遥遥领先,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53.0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8.32%。   上半年,比亚迪交出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出同期新高。比业绩更抢眼的是研发投入,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   比亚迪下半年还将加大投入力度。“公司将持续强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投入,聚焦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的深化与融合,赋能全产业链转型。”比亚迪表示。   中国中车、京东方A、海康威视、工业富联、恒瑞医药、科大讯飞等各行业“链主”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均在3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公司研发投入实现同比增长。   从研发强度看,恒瑞医药、科大讯飞、复星医药、海光信息等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10%以上。其中,海光信息在业绩增长40.78%的情况下,研发强度达到31.27%。   报告期内,海光信息研发投入17.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68%。公司表示,通过持续且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和完善研发体系,保持高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维持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报告期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为236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84.52%。   新品迭出助推业绩增长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新技术、新产品助力企业加速拓展新市场,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半年报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业绩增长呈正相关。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同期,公司研发投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17.48%。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宁德时代表示:乘用车领域,公司发布了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其中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商用车领域,公司在去年天行系列的基础上发布了适用于重卡领域的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面向高效物流场景的坤势底盘商用车生态解决方案。储能领域,公司宣布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中国中车、京东方A、海尔智家、赛力斯、工业富联、恒瑞医药等公司净利润与研发投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中国中车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2.46亿元,研发投入6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48%、14.98%。赛力斯业绩及研发增势更为强劲,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大增154.86%。   报告期内,赛力斯问界M9和问界M8分别成为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带动了公司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上市公司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个产品、技术的突破,而在大手笔构建创新的产品矩阵、技术平台、生态体系。随着创新能级的显著提升,业绩也进入稳定的收获期。   就赛力斯而言,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长期发展,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近300亿元,打造了具备自主创新和持续进化能力的魔方技术平台。在该平台赋能下,公司今年先后推出2025款问界M9增程版、问界M9纯电版等多款车型,突破了单一车型开发模式的低效和成本限制。同时,魔方技术平台还加速了公司的技术迭代与创新落地,仅上半年,即实现了多集成高效电驱动总成、超五星级整车防腐等创新成果量产上车。   精修“内功”积蓄动能   加码研发不仅为半年报带来新气象,更让市场看到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以研发促发展、以创新谋未来的潜力和动能。。不少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透露了在研产品及技术储备情况,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多信心。   上半年,恒瑞医药有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首次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涉及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从研发管线来看,公司共有5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10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2项临床推进至Ⅱ期,15项创新产品首次推进至临床Ⅰ期。随着上述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公司业绩增势有望进一步放大。   近年来,恒瑞医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一直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8.71亿元,占营收比例约为24.56%。在创新成果转化高效赋能下,公司创新药销售引领业绩增长。。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肿瘤创新治疗公司。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72.78亿元,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合作研发等。   百济神州透露,未来18个月内,公司预计将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中迎来超过20项里程碑进展。。公司目前有超过80个临床前项目,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可将其临床前候选药物中的多款药物候选物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海光信息也用在研新产品不断积蓄“芯”动能。公司表示,在研项目中,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费用化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从技术水平来看,上述研发项目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码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道具 举报 回复
主题回复
倒序浏览

423查看1回复

沙发
水煮鱼 2025-1-5 15:32:13
这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征战浩瀚太空,有着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光环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
举报 回复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冀ICP备100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