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1

  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近日,华为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华为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创历史次高;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收比例达22.7%,预计全年研发支出将创历史新高。然而,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2%至371.95亿元,引发市场关注。今年3月底,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曾强调,未来三年华为将“逆周期投入,压强式研发”,这份半年报正是这一战略的直观写照。   净利下降背后有何深意   尽管营收仍保持增长,但华为净利润同比下降32%成为外界最关注的焦点。   财报显示,上半年华为净利润为371.95亿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551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这一趋势并非突发——早在2024年年报中就已有显现,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8%。。   华为一名内部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利润变化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并非主营业务出现问题。”他进一步解释,利润变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达9.04%,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二是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33%,包括供应链调整及管理成本上升;三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58.36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明显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华为因出售荣耀和超聚变等业务获得的资产处置收益,曾推高了2022-2023年利润基数。随着这些一次性收益逐步出清,当前财报反而更真实反映了华为主营业务的状态。“虽然没有之前好看,但更扎实了。。”一名接近华为的财务分析师如此评价。   孟晚舟早在今年3月就对外释放信号:“未来三年,华为要与经济规律逆周期,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换言之,利润短期波动更像是华为主动选择的战略结果——在根技术上做压强式投入,哪怕牺牲短期盈利。   目前,华为的五大业务板块——ICT基础设施、终端、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均处于战略攻坚阶段。其中,华为终端鸿蒙智行“五界”车型累计交付量已突破90万辆(不含尚界),预计10月将突破百万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曾透露,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已超100万辆,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辆。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鸿蒙智行的高智能化成本与多品牌资源分配,仍是待解难题。   据悉,华为终端业务则迎来历史性突破。。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出货量达1250万台,以18.1%的市场份额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时隔四年再度登顶。华为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提出目标:年底鸿蒙生态要与安卓、iOS看齐。目前,鸿蒙5终端数量已突破1200万,但全球市场份额仅4%,开发者生态的国际化仍是下一阶段重点。   逆周期下坚持长期主义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华为选择“错位发展,逆周期投入”。孟晚舟在2024年年报致辞中明确:“未来三年,华为要在经济低谷期加大战略纵深,在根技术上压强式投入。”这种策略在半年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研发投入占比达22.7%,创下历史新高;鸿蒙、鲲鹏、昇腾等生态业务持续加码,即使短期利润承压也在所不惜。   余承东曾用“科技长跑”形容华为的研发哲学:“拼的是耐力,不是短期爆发力。”近10年累计1.2万亿元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5G-A、智能汽车零部件、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的突破。例如,华为云将资源向AI算力集中,计划在未来加大对昇腾CANN生态的支持,尽管当前盈利能力承压,但从长期来看,这是构建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壁垒的关键一步。   “人工智能是最大机会,也是长期机会。”孟晚舟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的战略定力。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华为选择用利润换时间,用投入换未来。这份半年报不仅是一张财务成绩单,更是一份战略宣言:在逆周期中,华为正以长期主义的姿态,向技术深水区挺进。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扫码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道具 举报 回复
主题回复
倒序浏览

423查看1回复

沙发
水煮鱼 2025-1-5 15:32:13
这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征战浩瀚太空,有着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光环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
举报 回复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冀ICP备100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