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者按 2025年前八个月,资本市场呈现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本期报道跟踪近期A股、中概股、港股市场的发展变化。A股在质量优先转型的驱动下,走出向上行情,市场活跃度显现。中概股凭借自身韧性与潜力,在国内政策向好和企业财报的助力下,与A股、港股上涨形成呼应。港股市场在优质企业带动下,结构性行情可期。展望后市,A股走势将受多种因素影响,增量政策与“十五五”规划内容将受关注;中概股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但须警惕监管审查引发的股价波动风险;港股优质公司或将推动结构性行情。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2025年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V型”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14%报3843.6点,深证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数涨3.82%,科创50指数大涨7.23%。上一周内有三个交易日成交额破3万亿元。 。 8月份A股市场呈现向上趋势,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质量严格把控,这种质量优先的转型不仅提升了A股整体价值,也为结构性牛市提供了底层支撑。哪些因素将影响A股后四个月走势?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下半年增量政策或将择机出台,可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形成的“十五五”规划内容。 A股市场呈现震荡修复态势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副教授陈梓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震荡修复态势,8月主要指数上涨,上证指数涨7.97%站上3800点,创业板指数与科创50指数涨幅均超20%,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日均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以上。从板块看,科技成长股(半导体、通信、电子)因算力需求与国产替代逻辑持续领涨,新能源产业链(锂电池、光伏储能)在政策预期下表现活跃,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因市场热度走强;银行、家电等传统行业出现结构性调整,市场风格明显分化。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截至8月29日公布的中报数据,二季度业绩增速最快的行业分别为综合、钢铁、电子、电力设备,增速最慢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煤炭、轻工制造、商贸零售。截至8月29日,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分位数且2025Q2利润同比增速较2025Q1改善较快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美容护理、交通运输、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等。 “当前经济转型牛已进入主升浪,本轮牛市的一个特征是低波动,呈现出显著的慢牛特征。”董忠云表示,但近两周来,随着牛市共识持续强化,A股已出现一定加速迹象。近期A股陆续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人工智能、稀土等市场热点主线中的代表性企业业绩优异,带动相关板块进一步加速上涨。 从本周市场交投看,董忠云称,A股单日成交额冲上3万亿元水平,导致部分资金恐高,出现止盈行为。然而,7月工业企业数据初步显现出“反内卷”政策效果,上市公司二季报印证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本轮经济转型牛趋势更加明确,短期资金行为不改变牛市趋势。 影响A股的因素呈现多维度支撑格局 “当前,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核心宏观因素呈现多维度支撑格局。”陈梓麟称,政策支持层面,国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给予全方位政策扶持;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两融余额创近十年新高;企业盈利稳步修复,超半数上市公司实现业绩正增长;国际环境改善,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全球流动性改善推动外资持续流入;资金结构优化显现,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持续加大配置力度,推动投资逻辑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投资,提升了市场整体稳定性和抗波动能力。 “上述因素共同构成了本轮市场的坚实基础,推动A股市场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陈梓麟说道。 董忠云表示,前几年,市场担忧我国的一些中长期问题,对外最担心中美关系,对内最担心低通胀和人口问题。今年4月以来,这些担忧随着国际局势的演进和国内政策框架的逐步明朗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首先,中美博弈没有出现市场此前担心的局面。中国同时扩大了新的出口区域,将影响限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 其次,低通胀和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经济转型。“反内卷”政策、育儿补贴政策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预计还会有一系列政策配合,形成政策组合,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财税体制改革等,这都会是“十五五”规划的内容。 最后,近期海内外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业绩印证了本轮科技革命趋势。我国科技发展势头良好,在本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处于领先水平,经济转型初见成效,有望在新一轮50年—60年的康波周期中成为领导者。 A股总体有望形成慢牛格局 展望2025年后四个月,董忠云表示,A股总体有望持续震荡上行,形成慢牛格局。从外部环境而言,长期看,逆全球化开启,弱美元大周期处于初始阶段。近期美国就业市场走弱,进一步印证了美国经济已进入下行周期。美联储或将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重新开启降息,并为全球注入大量流动性。预计中美关系总体可控。因此,外部环境对A股有利。 。 从内部形势看,董忠云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巩固了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下半年增量政策或将择机出台,可关注10月底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形成的“十五五”规划内容。复盘看,历史上五年规划的成形为A股慢牛走势形成了助力。同时,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显著,已成为本轮牛市主线之一,后续产业进展能否持续兑现甚至超越当前市场预期,也将成为影响本轮牛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梓麟表示,当前A股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深刻转型,这一变化为四季度走势及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IPO监管层面,2025年一季度A股IPO数量同比下降10%至27家,融资金额减少30.24%至164.76亿元,反映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质量的严格把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分别占A股总数的近20%和超32%,较“十三五”末增长87.79%(新增830家),表明市场资源配置正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倾斜。这种质量优先的转型不仅提升了A股整体价值,也为结构性牛市提供了底层支撑。 陈梓麟认为,影响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策落地节奏与效果,尤其是财政发力、房地产“止跌回稳”及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推进情况,将直接影响市场信心与资金流向。二是企业盈利修复进程,三季报与年报预告将验证科技、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盈利成色,若基本面兑现,有望推动“戴维斯双击”。三是增量资金持续性,包括保险、社保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以及外资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回流力度。四是市场内部结构平衡,当前成长板块涨幅较大,若金融、消费等权重板块能接力上行,将有助于行情走稳走远。五是外部环境变化,美联储降息节奏及地缘政治动向仍可能带来阶段性扰动。 “总体来看,市场在多重支撑下具备上行动能,但须警惕短期获利回吐与风格切换带来的波动。”陈梓麟表示。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