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1

8月26日,寒武纪(688256.SH)发布今年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是寒武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8月28日,寒武纪股价报收1587.91元,盘中最高冲至1595.88元,正式超越茅台的股价,成为A股股价最高的公司。当晚,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8月28日收盘价相比7月28日上涨133.86%,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截至8月29日收盘,寒武纪总市值为6244亿元,动态市盈率达300.74,滚动市盈率更是达到559.56。◎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吴绍博上市以来首次盈利寒武纪是国内头部的AI芯片公司,主营业务为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推高AI算力需求,寒武纪作为AI芯片商直接受益,被寄予中国版“英伟达”的厚望,这也是寒武纪股价飙升的最核心逻辑。今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而去年同期还是亏损5.3亿元,上市以来首次盈利,基本每股收益也从-1.27元翻红至2.5元。得益于销售回款的显著增加,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1亿元大幅改善。截至6月末,寒武纪总资产为84.2亿元,同比增长2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7.55亿元,同比增长24.58%。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寒武纪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寒武纪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同时凭借卓越的产品适配能力和开放合作的务实态度,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由此带动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92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7.95%,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队伍结构合理、技能全面,有力支撑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截至今年6月末,寒武纪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774项,已获授权的专利为1599项。此外,寒武纪还拥有软件著作权6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项。寒武纪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渗透,算力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加速大模型相关产品落地,深化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芯片在更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8月24日,高盛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股大幅上调50%至1835元/股,原因有三: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激增(腾讯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119%)、芯片平台多元化(DeepSeekV3.1适配本土芯片)及研发投入落地(三年45亿元研发计划获认可)。多重因素助推寒武纪暴涨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2022年8月26日至2025年8月29日)时间里,寒武纪股价累计上涨2595%。半年报显示,著名个人投资人章建平持有寒武纪股份仍为608.63万股,以8月29日收盘价计算,章建平的持股市值已经高达90.84亿元,如果按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寒武纪的股价均价分别测算买入成本,章建平的买入成本约为30.46亿元,假如章建平建仓后至今没有卖出寒武纪,则至今最高浮盈已经稳稳超过50亿元。寒武纪缘何涨势如虹?今年以来,中国AI行业继续突飞猛进,特别是春节期间DeepSeek崛起后,众多国产AI大模型步入了“深度思考”时代。大模型的推理需求和训练需求水涨船高,侧面带动了众多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寒武纪就是受益者之一。许多投资者习惯于将寒武纪类比于英伟达。但是近年来,英伟达以出售AI训练芯片等业务成了AI“淘金热潮”中的“卖铲人”,仅从财务数据来看,其远超OpenAI、谷歌等人工智能公司,成为了本轮AI浪潮中的最大实际受益者,股价也连创新高,成为美股“股王”。然而,英伟达芯片的对华销售却屡屡遇阻,今年4月9日,英伟达为中国特供的“算力阉割版”芯片H20遭到美国特朗普政府叫停。英伟达的退出为国产芯片带来了想象空间:寒武纪交出了历年来数据最好的一季报,营收11.11亿元,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本次中报延续了盈利势头。究其原因,除了英伟达留下市场空白外,DeepSeek带来的推理范式的转移也是一大原因。“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侧,英伟达系列的芯片仍然占据主要优势,但是在模型的推理侧,国产芯片已经能够达到和英伟达相当的效果。”一位国产大模型公司的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掀起新一轮AI浪潮,显著推高算力需求。。在GPU受限、模型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自主化’建设迫在眉睫。AI芯片作为上游核心环节,因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呈现寡头格局,具备研发积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优势显著。”浙商证券分析称。除了市场因素外,政策层面持续加力支持人工智能行业以及“人工智能+”行业。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对此,国盛证券预计,本轮AI浪潮持续性大超预期,将显著带动算力需求提升。股价神话背后的天才少年寒武纪的崛起,背后离不开一对江西兄弟陈天石和陈云霁。据了解,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16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早在2010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就提出了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这一想法无异于是天方夜谭,彼时的英伟达也只是一家卖游戏显卡的公司。直到2015年,这支仅20人的团队,才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2016年,陈天石便选择离岗创业,与中科院下属的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90万元。成立半年后,寒武纪就迎来了科大讯飞等三家机构的5000万元投资,估值达到5亿元。到2018年1月,国投基金领投时,公司估值已达45亿元。随后,公司迎来高速发展,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从正式递交招股书到敲钟上市,仅用了116天,被誉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日,公司市值即突破千亿元大关。然而上市后,寒武纪却陷入长期亏损的困境。2020年至2023年,寒武纪归母净亏损分别达到6.59亿元、11.11亿元、15.79亿元、10.43亿元。直到2024年,寒武纪推出了思元590芯片,那是一款采用7nm工艺的国产芯片,应用ASIC架构,支持512TOPS的算力,在推理场景能效比上已超越国际巨头,几乎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这款芯片已经被应用于字节跳动、百度、阿里云等企业的云端大模型训练,以及省级智算中心项目等。当年,寒武纪的股价就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拿下“2024年股王”的称号。根据寒武纪今年的半年报,陈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纪28.57%股份,以8月29日收盘价来计算,对应市值约1783亿元。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码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道具 举报 回复
主题回复
倒序浏览

423查看1回复

沙发
水煮鱼 2025-1-5 15:32:13
这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征战浩瀚太空,有着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光环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
举报 回复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冀ICP备100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