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记者 | 胡颖君 章宇璠 近期,A股迎来一波强势上涨,沪指刷新十年记录。两市交易额连破三万亿,市场热度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逐步凸显,外资正重新将目光聚焦于此。近期,包括高盛、汇丰在内的多家外资投行密集发声,一致看好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涨趋势,并同步上调了中国股市的目标位。 本轮国际投资者本轮看多中国资产的逻辑发生了哪些关键变化?A股要实现慢牛行情取决于哪些关键因素?外资如何理解近年A股和港股市场发生的政策优化和制度变革?8月28日,富达基金投资策略总监孟峤就上述热点话题,与界面新闻展开深入讨论。 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ad_state: '1', pid: '1', video_id: 568579028, //vid pic: '//wx2.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i4ya9wod23j30zk0k0q4l_220_124.jpg', //节目列表小图 thumbUrl: '//wx2.sinaimg.cn/orj480/007ZwuKJly1i4ya9wod23j30zk0k0q4l.jpg', //html5播放器上视频还未开始播显示的图片,可与pic相同 title: '', //标题 source: '', //视频发布来源。如:新华网。 url: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9-01/doc-infnyqec9399776.shtml' }]; SinaPage.loadWidget({ trigger: { id: 'videoList0' }, require:[ { url: "//sjs2.sinajs.cn/video/sinaplayer/js/page/player_v1.js" }, { url: "//finance.sina.com.cn/other/src/sinaPageVideo2017.js" } ], onAfterLoad: function () { new SinaPageVideo({ wrap:'videoList0',//播放器外层id videoList: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 孟峤表示,当前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阶段性创新高,趋势明确且明显,而国际投资者看多中国的核心逻辑变化可回溯至过去一年,主要经历三轮关键节点: 第一轮变化始于去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刺激政策落地对海外投资人形成强烈触动。国庆假期A股休市期间,海外资金仍踊跃通过港股市场交易中国资产,被动与主动资金纷纷流入,这一 “wake up call” 现象吸引海外投资人重新审视中国资产,扭转了过去几年的过度悲观预期。 第二轮变化始于今年春节前夕,DeepSeek在AI域尖端技术取得强劲创新突破,成为外资调整对中国看法、改变中国宏观叙事的催化剂。 当下阶段,海外投资者在关注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同时,也观察到中国股市持续创新高、流动性有力注入的态势,因此进一步看多中国。例如摩根士丹利将A股目标价上调至4000点,部分券商甚至上调至4200-4600点,其积极态度源于对中国科技创新推动宏观趋势变化、资金结构带来更积极流动性的判断,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已回归全球重要可投资标的视野。 从全球资本市场横向对比看,今年美股、欧洲股市虽表现强劲,但A股与恒生指数同样进入全球投资人视野,且A股的复利效应及可投资带来的绝对收益效应显著。 。 孟峤表示,海外投资者注重基本面,中国多方面释放的积极信号增强了其信心:宏观政策 “组合拳” 落地、风险偏好改善、政策执行力提升;今年4月美国宣布新一轮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展现强劲议价能力,资本市场亦体现韧性,彰显基本面实力。 展望后市,孟峤提醒,盈利改善是当前及未来几个季度海外投资人的关注重点,对投资A股、港股的个人投资者同样关键。在估值提升后,盈利改善能否跟上估值上涨节奏以提升投资性价比,是核心考量因素;后续还将关注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资本回报率的触底回升情况。 从年初的DeepSeek爆火全球、到机器人不断更新迭代,外资如何理解这波科技创新带来的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浪潮?哪些细分领域更值得布局? 孟峤表示,DeepSeek大模型崛起,外资将其誉为 “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这在海外投资人中备受关注。这一事件对全球认知中国科技实力起到重要重塑作用,也为国内众多投资人带来信心。 过去几年,中国在芯片、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支持与投资力度,但不少文章认为中国在该领域远落后于美国市场,尽管中国有强大工程师红利。 此次技术突破中,除DeepSeek外,人形机器人、半导体领域也有持续创新,且国家非常重视这些领域,本周还颁布了 “AI +” 相关新政策,强调为创新领域引入耐心资本,引导资本市场关注相关机构与上市公司,给予更多支持以助力其快速成长。 “AI、机器人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方向。今年 3 月,作为外资公募,富达基金发行了一支主要投资于 A 股的 “创新驱动” 基金,该基金投资范围覆盖中国区A股与港股,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细分赛道及企业;我们之所以看好这一领域,核心逻辑在于政策端、资本端及未来资金端,均能为具备新的技术突破潜力的上市公司提供重要配置资金支持。其中,我们尤其看好 AI 的广泛应用价值,其不仅覆盖软件、芯片等硬科技领域,还可辅助教育、助力医药创新(如辅助药企研发),并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目前 AI 相关领域正带动中国整体技术产能提升,是具备中长期影响力、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的核心赛道与投资主题。 。”孟峤表示。 从新国九条开始,外资如何理解近年A股和港股市场近发生的政策优化和制度变革? 孟峤表示,新国九条、去年924宏观政策发布会等均为投资人传递了强有力信号。自去年新国九条发布后,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目标是让上市公司及交易所实现投融资平衡,而非仅侧重融资端。通过完善退市、减持、交易、监管、信息披露等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分红、重视股东回报,显著提升了A股及港股的可投资性。 “我们看到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正在逐步完善。近期各类行动方案、证监会吴主席在今年5月大会及6月陆家嘴论坛中,均提及相关举措,包括放宽险资投资权益比例、优化长期资金入市及考核机制、推动社保资金与养老金提高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这为资本市场长牛与稳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制度支撑。”孟峤表示。 与此同时,港股与 A 股联动也在加强。孟峤称:“今年港股IPO已有 44 家上市公司,总募集规模创新高;A 港股两地同时上市的申报公司达160家,此举既丰富了港股可投资标的,也增强了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与可能性。 孟峤表示,对于外资而言,经济转型是重要信号。外资关注中国资产是否可投、政策是否可持续、宏观环境是否稳定强劲,而经济转型给出了积极回应。具体包括促消费、反内卷,降低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国务院强调政策持续性,在养老、民生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经济从单一投资向消费再平衡转变;为科技产业优质企业提供良好再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以加速科技创新突破。 在这轮由“政策托底+科技突破”共同驱动的价值重估中,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从“可交易”转向“可投资”。接下来,外资大规模买入中国资产的拐点将在何时出现?对此,孟峤坦言,海外投资者从过去几年对中国的过度悲观转向积极看多、重新研究中国,需要一定时间。 。未来几个季度,中国股市走势、盈利情况、宏观基本面数据将是引领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重要指标;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 而从机构布局的实际动作来看,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仅体现在态度转变与对拐点的期待上,更落实到了长期的战略投入中。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持续推进,多家外资金融机构通过战略布局、业务拓展和政策响应,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体现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金融开放深化的坚定信心。 孟峤表示,富达国际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开放的重要受益者,其在华布局累计近 20 年 —— 进入公募领域前已深耕近17年,此后又持续布局近3年。期间,富达国际深切感受到监管机构的支持与培育,既坚定看好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也希望以外资机构身份承担 “讲好中国故事” 的角色:作为海外投资者在 A 股市场的重要投研中心,将中国市场的宏观微观变化、潜在机遇及新兴行业技术突破等信息,清晰精准地传递给海外投资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