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1

  原标题:“中保”中报⑪低利率时代,保险巨头如何角逐“康养生态圈”?   来源:中保新知   2025年A股上市险企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董事长致辞中的表述尤为引人关注:“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行业格局的双重背景下,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提供更高品质的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成为以平安为代表的上市险企共同面临的课题。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保险+服务”已成为行业共识,各大上市险企集中发力康养生态圈建设,推动保险主业与康养服务双向赋能,让保险从单纯的风险转移工具,升级为关乎生命质量与尊严的综合服务载体。   头部机构保费收入   占据健康险市场半壁江山   平安集团在半年报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供需两端均呈现积极态势。需求侧方面,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风险意识提升,商业健康险产品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供给侧方面,保险公司加速探索面向慢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及新市民等特定群体的普惠保险产品。2025年上半年,全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223亿元,同比增长2.3%,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上市险企披露的经营数据看,头部机构已成为健康险市场的核心力量,合计保费收入占据全行业近半壁江山。其中,平安集团表现突出,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含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产险等子公司业务),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他上市险企虽未统一披露集团层面健康险总收入,但细分业务数据同样亮眼。中国人寿半年报显示,其健康险保费收入达789.58亿元,同比增长约2%。。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309.75亿元,同比增长25.1%;人保寿险健康险保费83.75亿元;人保健康健康险保费315.35亿元,其中医疗保险保费204.11亿元(同比+10.7%)、护理保险保费74.13亿元(同比+63.2%)。太平洋保险方面,太保寿险健康险新保规模保费104.34亿元(同比+5.8%);太保产险健康险保费155.19亿元;太保健康保险服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17.44亿元(同比+39.3%)。新华保险在未包含分红型及万能型健康险的情况下,实现健康险保费282.46亿元。。   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圈   建设提速   行业普遍认为,健康与养老领域的确定性机遇已全面显现。平安集团在半年报中分析,当前中国人均医疗支出仍远低于发达国家,预计健康服务业总规模2030年将达16万亿元。尽管政策持续推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居民对一站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养老领域同样空间广阔,预计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20%,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占GDP比重10%,但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面对这一市场机遇,各大上市险企纷纷加码康养生态圈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平安集团明确“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的策略,通过打造专业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队伍,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省钱”的医疗养老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百强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覆盖率达100%;享有康养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5个城市的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启动建设。   中国人寿则以“让子女放心、让老人安心”为理念,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构建全方位健康养老服务生态。“保险+健康”领域,整合内外部资源上线在线问诊等普惠及VIP服务,研发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融合产品,并提升数智化支撑能力;“保险+养老”领域,加速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产品线布局,已在15个城市落地19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4款“随心居”旅居产品,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中国太保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完善“防诊疗复养”康养服务体系。健康服务方面,升级“太保蓝本”就医协助、结节早筛等特色服务,打通健康服务与理赔直付、住院垫付流程,上半年覆盖客户达1358万(同比+12.6%);同时加速医康养融合,源申康复医院已在厦门、济南、广州落地,厦门分院于上半年正式开业。养老服务领域,“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已在13个城市建成15个项目,覆盖长者全护理阶段需求,上半年在住人数、床位规模及入住率均显著提升;“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优化体验,线下智慧体验中心已超220个。   新华保险则在“新华尊”“新华安”等服务品牌基础上,构建“医康养财商税法教乐文”十大领域服务生态,目前已覆盖400余万客户。康养布局方面,“东西南北中”全国化战略持续深化,在28个城市布局40个康养社区,旅居项目在31个城市精选36个合作机构;医疗资源整合上,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海外医联体服务网络已扩展至40家国际医院。   专业健康险   成增长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从半年报数据看,上市险企健康险业务呈现分化态势:寿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增速普遍放缓,部分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专业健康险公司与产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则保持高速增长,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健康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6.54亿元,同比增长12.2%;首年期交保费56.26亿元,同比增幅达52.3%;半年新业务价值38.37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1.0%,健康险保费增速领先人身险公司市场18.7个百分点。其互联网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2.47亿元,继续保持人身险公司市场领先地位。业务模式上,人保健康坚持“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上半年健康管理业务实现服务收入1.59亿元,为480.09万人次客户提供服务,同比增长21.4%。   太平洋健康险的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险服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0.39亿元,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公司围绕“新产品、新渠道、新科技”战略,践行“产品即服务”理念,持续丰富“蓝医保”产品矩阵,升级百万医疗险覆盖非标体客群,开发中高端医疗险;同时推动“医+药+险”联动,与头部医院合作实现带病体商保产品入院突破,并推广“医赔通”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客户就医及理赔体验。此外,太平洋健康险还发挥医疗险营运中台作用,为太保寿险、产险提供产品开发、客户运营支持,上半年协助寿险迭代“乐享百万2025版”、推出银保专属高端医疗险,与产险合作上线家庭版“太健康全能保”,助力提升健康险渗透率。   利率下行   康养生态成破局关键   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利率调整。自2025年9月1日起,普通型、分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以及万能型保险产品的保证利率上限将分别下调至2.0%、1.75%和1.0%。其中,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利率分别下调50个基点,而分红型产品下调25个基点。   利率下行背景下,传统寿险业务的利差损压力进一步凸显。业内分析认为,康养生态圈建设成为险企破局的关键抓手:不仅能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提升客户黏性、优化产品定价,更能依托保险公司的精细化运营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一逻辑在头部险企的经营数据中得到印证——平安集团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在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享有服务权益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约6.1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服务权益客户的1.5倍、4.1倍,服务对客户价值的拉动效应显著。   中国人寿则围绕“一个国寿、一生守护”经营理念,通过保险协同、保银协同、保投协同等多元协同模式,扩围升级“保险+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财富管理、健康养老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服务质量上,其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消保监管评价连续四年位居行业最高档,以服务口碑巩固了市场竞争力。   利率下行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趋势,正推动保险行业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加速转型。对于上市险企而言,康养生态圈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服务,而是关乎客户留存、价值挖掘与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资产。从平安的客户价值数据到中国人寿的服务质量口碑,从专业健康险公司的高速增长到全行业的生态布局提速,险企已找到“保险主业+康养服务”的协同密码。未来,随着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运营能力的持续提升,上市险企将在健康养老市场占据更核心的地位,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跨越。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

扫码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道具 举报 回复
主题回复
倒序浏览

423查看1回复

沙发
水煮鱼 2025-1-5 15:32:13
这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征战浩瀚太空,有着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光环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
举报 回复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冀ICP备100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