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当机器人业务成为激光雷达上市公司财报上的绝对亮点,激光雷达的想象空间似乎远不止当前形态,车载“红海”之外更有广阔天地。 据激光雷达头部大厂速腾聚创最新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其机器人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产品销量达3.44万台,同比猛增631.9%,环比上升189.1%。而另一边,美股上市企业禾赛科技公布二季度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达4.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743.6%,并预测2025年公司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出货将突破20万台。这种近乎“井喷”的增速,清晰指向一个迅速崛起的赛道:机器人正在成为激光雷达的“第二战场”。 速腾聚创CEO曾在采访中表示,“汽车绝对不是激光雷达应用唯一行业,机器人也将是重要领域,是一个10倍于汽车市场的场景。” 割草机器人: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平移” 数据显示,激光雷达大厂在机器人领域的主要订单均来源于割草机器人。举例而言,速腾聚创在今年5月与割草机器人知名品牌库犸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首批订单即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 割草机器人之所以能迅速起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平移”。与应用于汽车上的车规级激光雷达相似,割草机器人同样面临着强光干扰、雨雾信号衰减等户外应用难题,但安全性要求略有降低。 随着激光雷达在车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不仅技术逐渐成熟,其量产成本持续下探,进入割草机器人行业可接受范围,最终推动该细分市场实现爆发。 。 泳池机器人:一个被忽略的百亿级场景? 只靠割草机器人,显然撑不起激光雷达的“第二曲线”。在庭院机器人这一大类中,泳池清洁机器人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激光雷达相当匮乏。 据嘉程资本统计,2021年全球有2888万个泳池,预计到2026年会增至3692万个,年复合增长率约5%。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泳池清洁仍依赖人工清洁,单个家庭泳池单次清洁费用普遍超过100美金,“贵且麻烦”成为消费痛点。正因为如此,泳池清洁机器人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据嘉程资本预测,2026年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渗透率将达到28%,对应需求量将达到约1034万台。 尽管市场潜力明确,泳池机器人行业却长期处于“低智”状态。从市场品牌格局来看,欧美市场泳池机器人起步早,但市场高度集中,行业在20多年内几乎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 。目前主流产品仍严重依赖随机碰撞式路径规划,传感器配置率低、智能化水平有限,产品高度同质化,仿佛还停留在扫地机器人的“石器时代”。 泳池机器人还在等待自己的“iPhone时刻”,也给予着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为什么激光雷达在水下“失灵”了? 与割草机器人不同,泳池机器人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水下环境。目前激光雷达在泳池清洁产品中的渗透率不足5%,实际应用至少面临四大技术困境: 红外激光在水下衰减严重 目前,车载、扫地及割草机器人使用的主流激光雷达多基于红外激光,常见的是905 nm和1550 nm两个波段,这类光线在空气中穿透性强、测距远,但在水中却表现糟糕。实验数据证明,905 nm的红外光在清水中传播1米后,能量衰减超 60%,效率大大降低,水体环境如变得浑浊那衰减更甚,根本无法满足泳池清洁所需的有效测距需求,导致了主流激光雷达在水下无法直接复用。 不同波长在纯水中的衰减情况 (450nm左右可见光在水下抗衰减最佳) 二、有效测距难以覆盖全池 家庭泳池面积通常为20-50㎡,商用泳池面积可达100㎡以上,这就要求激光雷达须具备10米以上的有效测距能力,才能覆盖整个泳池空间并构建完整地图。 。然而传统水下感知方案(如超声波)的测距精度会随距离增加而大幅下降,受水体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目前消费级激光雷达水下实测距离最大值不超过5米,难以实现全池覆盖与精准建图。 三、环境光干扰远超陆地 与车载、割草机器人相似,泳池机器人激光雷达也需要经受住户外强环境光的干扰,但不同的是,光线进入水体后还会与水体杂质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更为复杂的环境光考验。全球约70%的泳池为户外露天场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白天强烈的太阳光线(尤其是可见光)会进入水体,与激光雷达的接收信号产生叠加干扰,导致设备误识别 “虚假障碍物” 或 “漏检真实障碍”(如池底排水口、台阶),严重影响清洁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水下浊度干扰 泳池水中常含有氯残留、藻类颗粒、人体皮屑、落叶杂质等,导致水体浊度升高。普通激光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无法有效区分“目标反射信号”与“杂质散射信号”,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设备频繁误触发、清洁中断、路径偏移,整体效率大打折扣。 总结来看,尽管挑战重重,泳池清洁机器人代表的却是一个真实、庞大且正在快速增长的市场。激光雷达如若能攻克水下感知难题,无疑将打开百亿级增量空间。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不能只靠“技术平移”,而是亟待一场真正的水下传感革命——无论是从光学波段选择、信号处理算法,还是抗干扰结构设计,都需要更多原始创新。 谁能率先突破水下激光雷达的技术瓶颈,谁就有机会定义这个行业的未来。 9月10日~12日,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688007.SH)将首次正式参展并带来突破性成果发布,或许能够给到答案。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