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要开始布局储能了。 近日,界面新闻自多方信源获悉,隆基绿能已经参股了一家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控能源)。另据界面新闻独家获悉,隆基绿能正在接触另一家储能企业并考虑收购,该事项还在商榷中。 9月1日,界面新闻记者针对上述事项,两次拨打隆基绿能董办电话求证。该公司人员第一次表示,公开信息没有查询到隆基绿能参股精控能源的内容。 第二次,隆基绿能接线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抱歉,对该问题不便回答,不方便做任何回复”。界面新闻询问公司对储能业务的看法,该人士回复称,公司对这部分一直在做评估,但具体的结果不清楚。 界面新闻同日拨打了精控能源官网电话,但无人接听。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分析称,隆基绿能可能想收购部分储能业务,来做光伏产品的配套,从光储融合的角度去接触。 精控能源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官网显示,精控能源有三大主业,分别为动力电源系统、智慧储能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 该公司已连续五次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Tier 1一级储能厂商名单。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创的电源管理系统IPCP、1500V 高压液冷储能系统、5S(iCCS/BMS/PCS/EMS/TMS)高集成度储能系统、氢能源高低压电池等产品。 官网数据显示,精控能源在全球自有产能31 GWh,全球并网量10 GWh以上。 。 精控能源的股东中,有不少新能源相关企业的身影,其官网的股东信息就列出了阿特斯(688472.SH)、大洋电机、固德威(688390.SH),另外还有苏州高新、朝希资本等。 天眼查显示,精控能源的法人为沈俊英;董事长为SHI MINJIE,此人也是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19.76%。 。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有苏州国资背景的苏州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7%。 此外,阿特斯旗下苏州阿特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精控能源1.9553%股份,国资旗下中车(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759%,固德威旗下苏州固德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对其持股1.5353%,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其持股1.3319%等。 隆基绿能是光伏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全球绿色光伏建筑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绿氢装备等业务板块。财报称,以上业务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 界面新闻发现,在全球前四大组件商中,隆基绿能是唯一一家没有布局储能业务的企业。 在光伏主产业链价格遭遇重创的2024年,隆基绿能损失惨重,净利润大幅亏损86.18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再度亏损14.36亿元。 不过,在BC技术产品的加持下,隆基绿能今年二季度表现在组件龙头中较优,单季亏损11.33亿元。上半年,隆基绿能较2024年同期减亏26.61亿元。 9月1日,隆基绿能举办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该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年初隆基的目标是,争取三四季度主营业务毛利和费用打平,目前来看,大概率四季度才能达成此目标。 隆基绿能当前大部分的业务均围绕着光伏硅产业链,这也导致其业绩受单一产业影响大。 另几家光伏龙头企业中,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近两年在重点推进储能业务。前者半年报提到,储能签单与出货的增速超预期,下半年将继续为全年6 GWh的出货目标努力,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全球化部署;后者储能业务发展迅猛,且海外占比大幅提升,推动储能板块单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全年目标出货量8 GWh以上。 晶澳科技(002459.SZ)也拥有储能相关事业群。其财报显示,围绕分布式户用、分布式商用以及集中式光伏电站,推出了三个系列的储能产品,分别是BlueStar户储储能系统、BluePlanet工商业储能系统、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统。 在下行的光伏行业周期,储能业务也成为一些企业的新增长点。例如,阿特斯原来也是一线组件制造商,在光伏产品毛利率不断下行的近两年,其业务重点放在了储能上,且聚焦海外高利润市场。今年上半年,阿特斯净利润7.31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利润6.84亿元,环比暴涨1355%。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的储能营收,甚至已超过逆变器主业。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77.35亿元,是光储板块的“盈利王”。 反观隆基绿能,该公司在半年报中关于储能的内容,主要提及了其拥有家庭绿电“光储充”一站式解决方案 eHome等,强调光储融合的趋势,并没有其他更多内容。 与其他行业龙头相比,隆基绿能更看重氢能发展。但截至目前,该行业尚未走出商业化困局,数家头部氢能上市公司仍陷在亏损泥潭中。 隆基氢能于2021年3月注册成立,4月在无锡建立工厂,10月完成了首台产品下线,并在成立当年实现了500 MW产能。2022年5月,隆基氢能成功中标全球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并成功完成交付。2023年2月,隆基氢能推出低电耗新品LONGi ALK Hi1系列。 官网显示,2022年隆基氢能达产1.5 GW,产能位列全球第一,出货量位列全国前三。预计到2025年,隆基氢能产能将达到5-10GW。 去年,隆基绿能氢能业务发生摇摆。10月下旬,业界流传的一份交流纪要显示,隆基绿能创始人、时任总裁李振国认为,隆基或将氢能业务由第二曲线“降级”至第三曲线,光伏储能融合应用方面的业务更有可能成为第二曲线。 不过,后来该公司向界面新闻回应称,董事长钟宝申当时的表示系市场误读。该公司坚定发展氢能,将其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且已有积累。 隆基绿能当时称,内部对于储能业务的布局还在论证和研讨中,尚无明确决策。 李振国彼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绿氢行业大规模的项目并不多,欧洲有部分商业化项目,规模也相对较小。过去两三年,国内基本上还是以央企的示范项目为主,也包括部分多晶硅料企业的一些制氢需求,真正把绿电制绿氢作为能源行业里的一个场景去使用并不算多,且整个市场比起三年前预计的规模增长速度,实际是变慢了。 实际上,当前的储能行业也非常“卷”,项目中标价格屡创新低。隆基绿能如果想在当前时点入局,已经偏晚,未来面临的难题还是未知。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