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互联互通机制下,港股通为希望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机遇,也为香港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和活力。 9月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92.81亿港元,年度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市场的金额接近4.7万亿港元,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 在内地投资者加码买入的背景下,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成交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受访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流动性已有明显提升,对于估值与交易层面均有正向推动。未来随着海外资金的重新回流,或将进一步带来推升效应。 。 年度净买入额突破万亿港元 今年以来,受益于估值修复、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国内刺激政策预期上升等因素,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升。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度涨幅均在20%以上。 在港股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码净流入港股市场。9月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92.81亿港元,使得年度净买入额已超万亿港元关口,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拉长时间来看,2020年至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截至目前,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市场的金额接近4.7万亿港元,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 对于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码流入港股市场的情况,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市场的效应回归是吸引南向资金加码买入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不断刷新年内高点,年内涨幅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居前,同时市场牛股频出,小米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明星股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种显著的“赚钱效应”吸引着内地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资金持续流入的良性循环。 同时,低估值和高股息也吸引着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内地资金而言具备极高的吸引力,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相较于A股市场也存在明显的估值折价优势。与此同时,部分港股板块及个股展现出较高的股息率,在当前国内利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相较A股的股息率,港股资产的股息率更高,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注重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言,港股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宝晓辉说道。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政策红利以及港股IPO市场的重启,也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活力,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港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及中概股回归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定位与估值优势正吸引内外资金对其价值进行合力重估,南向资金因此更倾向于将港股作为长期配置的重要选择。 此外,“港股拥有诸多独特投资标的,如大型科技股、新消费标的等,为资金提供了差异化的配置选择。” 包金刚表示。 定价权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向资金已从港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成长为核心动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南向资金持有港股市场的总市值约为5.94万亿港元,占港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13%。 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流入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的成交金额占港股市场的成交总额的比例已攀升至45%以上,而2024年为34.63%。 随着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其对港股的影响将愈发深远。宝晓辉表示,过去,外国投资者基于投资溢价逻辑,经常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于是长期压制了港股估值,导致了过去A股和港股相同公司的溢价率偏离甚多,而南向资金的流入使得港股能够更大程度反映内地资金的行为逻辑和风险偏好,推动港股市场走出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联动的独立行情,优化市场定价逻辑,促进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回归。而且南向资金定价权的提升增强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联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南向资金主攻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偏好低估值、高股息的资产,二是偏好高弹性的科技资产。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内地资金偏好分红高的国内行业龙头,一定程度使得港股市场风格出现“A股化”的变化。 。长期来看,港股和A股市场联动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 不过,尽管南向资金目前在港股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其不存在 “绝对定价权”。 宝晓辉分析指出,港股的借券做空机制使得海外投资者可以先通过向他人借入证券出售,无需持仓即可实现卖出,对于股价的短期走势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而南向资金暂时还无法参与卖空。 净流入速度或将放缓 今年8月以来,港股市场整体保持震荡走势,南向资金净流入速度有所放缓。8月4日,南向资金曾净流出180.92亿港元,8月13日净流出82.77亿港元,8月20和8月28再次出现上百亿港元净流出,净流出额分别为146.82亿港元和204.42亿港元。 宝晓辉表示,南向资金后续仍有一定净买入空间,但流入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目前港股市场虽有一定涨幅,但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而且高股息板块相较内地具备更高的吸引力,在当前国内利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注重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言,港股高股息股的吸引力在增强。 不过,随着A股市场近期接连走高,上证指数不断刷新10年新高,无论是指数层面还是板块层面,都释放出远超港股的 “即时赚钱效应”,宝晓辉预计,港股市场虽有估值优势,但短期表现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机构和个人更倾向于将仓位集中在 A 股市场,以捕捉当下更强的赚钱机会,从而影响对港股的配置,直接导致南向资金流入速度放缓。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高安婧则表示,南向资金净买入主要源自人民币资产重估、港股估值洼地效应等因素,对应今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突出,赚钱效应得到强化,这种趋势仍有望持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