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I科技成长抗通胀 注入现金牛成熟制程资产,大幅提升业绩! 8月31日晚,停牌两周的华虹半导体公告,将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公司97.5%的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向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二期,国投先导基金,4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价格为43.34元/股,锁定时间为1~3年。A股股票周一复牌。 这个时间点非常有意思。 上周五,阿里刚刚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宣布了AI芯片,并宣布将由国内芯片公司制造。华尔街日报随后报道: “ 为确保芯片量产,阿里采用双代工厂备份策略: 成熟制程:中芯国际14nm产线承担基础芯片生产,良率稳定在95%以上,月产能达5万片。 先进制程:与华虹半导体合作开发7nm工艺,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算力突破500TOPS,能效比提升30%。” 当天阿里美股股价大涨13%,市值增加 350亿美金。而英伟达股价下跌3%,市值蒸发 1400亿美金。 同日,周五收盘后,中芯国际宣布停牌,即将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AI和半导体龙头公司选择在这个时候放猛料,轮流停牌注入优质资产,应该不是什么巧合吧?(想一想未来几周要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有人感慨,好公司,不是在停牌就是在停牌的路上。 。。。 不过,周一,华虹还是如约复牌了!准备好了吗? 问题一:注入的是什么资产?成熟制程还是先进制程? 这个问题公告里没有直接说。几个股吧和微信群里也有争论。 网上资料显示,上海华力微电子公司位于张江,成立于2010年,拥有华虹五厂、华虹六厂两座12英寸全自动晶圆厂,专注于为设计公司、IDM公司及其他系统公司提供65/55纳米至28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一站式芯片制造技术服务,能满足193纳米浸没式光刻技术、应变硅技术等多种工艺技术要求。所生产的芯片广泛应用于3G移动通信手机、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相机、PC、游戏机、汽车、家电以及各类智能卡等产品中。 $其中五厂是成熟制程,其折旧已经提完,每年可稳定贡献1亿美元利润,是妥妥的现金牛。而六厂就是先进制程,传说中的给阿里做的7纳米就在那里。$ 经过进一步查询,华虹六厂的股权目前已经剥离至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又有小伙伴随后查到,华力微持有华力集成公司54%的股权。那是不是这54%的股权是在注入资产的范围呢? 我们通过渠道直接联系了公司高管,最终得到确认: 该54%股权资产在停牌前就已经从华力微剥离了。所以这次注入的资产仅限于成熟制程华虹五厂的资产。 做先进制程的华虹六厂,目前尚处于投入期,等培养成熟后再注入。 对照上文,阿里说2026年量产 7nm AI 芯片, 估计应该是2027年初做下一次资产重组。(记得写下日历) 问题二, 注入成熟制程对华虹公司股价是利好吗? A股停牌后,港股二天一度大跌10%,最低到46.20港币,就是因为说注入成熟制程,市场认为是利空。 不过随后几个交易日,港股华虹大涨,停牌前多次涨至57元以上,成交量放大.虽然8月29日因为中报业绩下降而开盘大跌,股价底部承接力极强。 先说结论: 华力微的注入对华虹来说肯定是利好,而且是天大的利好。 半导体制造行业是一个重投入的长周期行业。研发和设备投入严重影响当前的利润数据,但如果不投入,当时可能看起来报表不错,数年以后就会被竞争对手抛下,甚至完全丧失竞争力。今天的英特尔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华虹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资产,一边是竞争激烈的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毛利率受到竞争对手压制,另一边是新投的产能,研发折旧费用高,两边加起来就导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下滑明显。 。如刚刚公布的2025年中报业绩,营收80亿人民币增长19%,但归母净利润只有7,430万,下降72%。 而即将注入的华力微,过去两年营收业绩大幅增长。2024年营收4.99亿元,净利润5.3亿元,2025年上半年测算营收24.6亿元,净利润3.44亿元(有人预计全年净利润7~8亿RMB)。这样高利润的现金奶牛,将大幅直接提升华虹的EPS。 附图:华力微未经审计财务数据: 有投行测算, 华虹通过整合华力微的中后台资源(如供应链、研发平台),可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约10%-15%。华力微的资产注入将显著改善华虹的资产负债表质量,优化折旧结构,从而释放更多现金流支持研发投入。预计到2027年合并后的主体净利润可能达到30亿RMB以上。(目前华虹A股股价计算总市值1300亿元) 问题三:这个定增价格是否定价偏低? 公司A股停牌前价格为78.5元,港股周五收盘价格 53.8港币。 给大股东每股43.34元的定增价格,虽然说不低于前1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80%,但只有A股停牌价格的六折? 首先,华虹A股停牌前一天,股价涨了11%,明显是有异动的。 其次,目前华虹上市公司的估值是按照科技成长股的估值模式,不看市盈率,主要看市销率PS和市净率 (PS=9, 市净率=3.1,属于行业合理水平)。按2024年净利润3.8亿元计算,其A股市盈率有300倍以上。 但注入资产不同,证监会有明确要求必须按照承诺业绩进行估值。按照市场目前预测的,注入资产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即使给30倍市盈率,给210亿元总估值,对比2024年华虹3.8亿元利润,1300亿元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估值体系。 而且对比香港周五收盘价格,其定增价格,其实就相当于香港收盘价打8折也没有太离谱,对股东权益稀释不大。毕竟人家大股东是从2010年就开始投资,已经投入15年了,总该有点回报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 A股市场向大股东收购资产的价格一向是很低的,想想最近的上纬新材。一般向大股东的定增价格乘以X(X=2~5),才是二级市场的最终价格(不作预测)。 作为中国唯二的半导体芯片晶圆制造厂,华虹目前总市值只有1000多亿人民币,加上中芯国际也不过10,000亿。而对岸的台积电目前市值是1.24万亿美元。 鉴于中国是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和使用大国,未来高端制程技术不断突破后,将制造世界上一半的先进半导体和80%以上的成熟半导体产品。中长期看,这两家公司加起来给台积电一半的估值不过分吧? 小编反复说过,中国半导体的瓶颈不在设计,在制造。 市场上炒作的X王,各种芯片公司,都是做设计的,没有一个能做制造。 。他们最终都要求助于中芯和华虹给他们制造。就连最厉害的阿里也是,只有与国内的中芯和华虹产能跑通了,才敢公布自己的 AI芯片。(阿里的芯片,年初deepseek出来时就已经准备好了,但因为当时在台积电流片不敢宣布,怕被美国制裁。回想一下年初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马老师坐在很前面的位置,现在你明白原因了吧) 目前市场上一级的芯片企业,在见投资人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没有在中芯和华虹流片成功,有没有得到未来的产能保证。这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估值和投资。 因此大国的芯片战,主要是在芯片制造。中国准备了十几年,终于开始看到了一些曙光。最近中芯和华虹两大巨头轮流停牌,轮流注入优质资产,也彰显了这轮科技牛市最大的红利! 华虹半导体,目前的千亿市值只是开始。三千亿能期待吗? 未来随着资产注入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市场会对此交易有更深入的理解。两年后净利润如果能达到30亿以上,相信市场会给完全不同的估值。 与阿里合作的先进制程,既然敢宣布,可以判断技术上已经成功了,只是扩产能的问题了,2027年初肯定也会注入上市公司。 让我们拭目以待,芯片大国的崛起!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