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9月1日,国内晶圆代工领域两大龙头企业——中芯国际(688981.SH / 00981.HK )与华虹公司(688347.SH/华虹半导体01347.HK,下统称为“华虹半导体”),分别因涉及并购事项出现不同动向:中芯国际当日停牌,华虹半导体则在同日复牌。 8月31日晚间,华虹半导体披露了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力微”)控股权的交易预案。根据公告,华虹半导体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二期及国控先导基金四家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华力微97.5%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票价格为43.34元/股,较华虹半导体A股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025年8月15日)的收盘价78.50元/股折让约44.8%。 马云飞/摄 华虹半导体与华力微为 “兄弟公司”,均隶属于华虹集团体系:华力微是华虹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华虹集团则是华虹半导体的间接控股股东。不过,二者业务定位存在差异:华力微聚焦先进逻辑工艺晶圆代工,核心资产为华虹五厂与华虹六厂。其中,华虹五厂成立于2010年,工艺水平覆盖65nm/55nm和40nm技术节点;华虹六厂为12英寸晶圆厂,主要覆盖28nm—14nm制程,于2018年10月建成投片。 相比之下,华虹半导体则专注特色工艺平台,涵盖嵌入式存储、功率器件、模拟电源等领域,以成熟节点的特色工艺为专长,工艺技术覆盖0.35μm至65nm各节点,目前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建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华虹一厂、二厂及三厂),另在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建有两座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厂(华虹七厂、华虹九厂)。 对于这起收购,华虹半导体此前公告称,本次交易收购标的资产为华力微所运营的华虹五厂,该业务与华虹公司在65nm/55nm、40nm制程业务存在同业竞争。 作为华虹集团的核心上市平台,华虹半导体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8月登陆科创板,实现“A+H”两地上市。 。根据招股书披露,为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华虹半导体承诺自科创板上市之日(2023年8月7日)起3年内,在完成相关审批程序后将华力微注入上市公司体系。 与华虹半导体复牌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于同日宣布停牌,原因系计划通过发行新股收购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北方”)49%的少数股权。 。 8月29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正筹划以发行A股方式收购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初步交易对象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一期”)、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该公司表示,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属于关联交易。中芯国际A股自9月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马云飞/摄 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由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建立,专注于12英寸晶圆制造,工艺范围覆盖65nm至28nm。作为中芯北方的控股股东和技术来源,中芯国际全面负责其生产与运营。目前,中芯北方拥有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第一条线主要生产40nm和28nm Polysion工艺产品;第二条线则具备28nm HKMG及更先进技术,总月产能达7万片。 股权结构显示,大基金一期目前持有中芯北方32%的股份,而中芯国际通过多家子公司实际控制51%股权。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中芯国际将实现对中芯北方的全资控股。 民生电子在研报中分析认为,中芯国际此次收购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一是将盈利资产收回上市公司,增厚利润。中芯北方成立已超过十年,产线折旧基本完成或接近尾声,盈利能力较强。收购剩余49%股权后,中芯国际持股比例将升至100%,预计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二是满足大基金一期等股东的退出需求。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至今已近11年,2024年已进入回收期后的“延展期”,存在较强的退出意愿,其他股东亦有类似诉求。 在最新公告中,中芯国际未单独披露中芯北方的营业收入。不过根据其中期报告,中芯北方及中芯京城项目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88.67亿元,净利润1.26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其营业收入为72.8亿元,净利润为6.06亿元。 图片来源:中芯国际半年报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