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老板们在业绩会上披露投资逻辑。 百强房企拿地总额超六千亿、央国企领衔土拍市场......今年前八月,土拍市场“点状”升温,房企在行业“止跌回稳”关键期,展现出相对积极的投资态势。 以绿城中国、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拿掉了市场大部分土地。前八月,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的70%,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 在近期密集举行的中期业绩会上,地产老板们纷纷披露了今年的投资逻辑:普遍聚焦一二线城市,偏好高流速和高确定性地块,用新项目带动盈利回升。展望下半年,头部房企投资意愿不减,同时会更加聚焦、“宁缺毋滥”。 争夺优质地块 2025年,房地产市场仍在“止跌回稳”的路上前行。行业迷雾逐渐消散的过程中,头部房企也在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择机在核心城市“补仓”。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6056亿元,同比增长28.0%。也即,今年房企在拿地上斥资已超六千亿,比去年高出近三成。 头部央国企是拿地的主力军。期内,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有8家都是央国企,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也进入拿地金额较前列。 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位列前三。2025年1~8月,绿城中国以1144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996亿元,位列第二;中海地产以923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三。 此外,中国金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滨江集团、越秀地产、方大地产集团,依次位列新增货值榜前十。余下前二十房企则有:联发集团、中建智地、保利置业、杭铁集团、中建东孚、邦泰集团、象屿地产等。 客观来看,当前楼市仍在筑底,房企自身也有一定土储,为何今年在核心城市集体“抢地”?投资升温背后有何逻辑? 近期,房企中期业绩会密集举行,一众地产老板久违露面,披露企业的投资思路。 总的来看,当前头部房企拿地战略高度类似。一方面,投资要“跟着销售走”,一二线城市楼市较为稳定,因此投资目光要高度聚焦。即便是曾经下沉三四线的房企,如今也集体掉转船头,回到核心城市“抢好地”。 另一方面,过往几年,房企拿了不少价格高、规划老、去化难的老地块,这些“历史包袱”极大拖累了房企业绩;而通过投资换仓、拿下优质地块,新项目快速开盘销售后,能逐步改善企业的盈利表现,助力修复财务报表。 拿地势头较猛的绿城中国表示,自去年4月起,公司连续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拿下“地王”项目,这些地块素质优异,公司经过了反复研判。相关新地块的销售情况也较为良好,去年初所拿项目大多已经售罄。 “此前因限价导致供应长期不足,高端需求被压抑。”管理层称,近两年随着优质地块和核心地块供应,高端需求逐步释放,预计市场热度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海地产表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微跌盘整”阶段,城市间分化比较大,一线城市更具有韧性,这是中海这几年聚焦一线城市的重要基础。中海除了资金优势,还是少数具有全产业链的企业,有利于拿大型综合项目。 拿地同样较为突出的中国金茂称,上半年在土地供应端,地方政府拿出更核心的优质地块,房企的投资策略也较为趋同,一二线城市竞争非常激烈。期内公司投资非常聚集,实现了北京、上海等重点战略性城市的补仓。 管理层还透露,去年以来金茂新获取的项目,平均首开周期仅4.8个月,全部达成拿地6个月首开的内控标准,首开平均去化率达81%,实现了快开盘、开好盘。新项目均实现超预期投资兑现,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投资将更精准 经历了上半年的火热,进入8月份以来,房企投资力度出现季节性回落。 据克而瑞监测数据,8月30家典型企业拿地金额(全口径)约250亿元,环比下降56.6%;不过,由于去年8月份基数较低,30家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上涨达41%。 其中,在这30家典型房企中,有18家企业8月没有新增土地入账,仅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在深圳联合拿地金额超过80亿,其余企业单月拿地金额均不足20亿。 “8月份优质宅地出让频次、出现周期性下降,土拍溢价率等指标随即回落。”克而瑞称,但优质宅地的热度仍在继续保持,如深圳宝安中心宅地等仍高溢价成交。 不过,在中期业绩会上,头部房企普遍表示,接下来会保持一定投资力度,同时将更加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并平衡好投资与风险。 中海地产表示,公司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以销定投”,预计下半年投资会实现一定增长。房地产虽然总体规模有所萎缩,但改善性需求将不断增长,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行业集中度会提升,市场有足够空间让公司发展。 绿城中国表示,下半年公司将采取更谨慎和精准的策略,严守安全底线,全年拿地货值目标将根据销售及现金流动态调整,预计在1200亿至1300亿元之间。 针对市场走势,管理层认为,2025年下半年,城市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复苏进程不一定立即实现平衡,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板块有望率先企稳,三四线和弱二线城市的库存去化和需求重建需更长时间。 华润置地表示,下半年拿地将坚持量入为出,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其他二线城市寻找区位核心、配套成熟的点状机会,平衡拿地与销售节奏,严控库存风险。 。 中国金茂表示,目前,高能级城市对好品质、好房子等改善型产品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公司将更好地把握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机会,保持一定投资强度。下半年在投资标准和要求上,可能有更高的追求及更高的要求。 越秀地产对地块的要求更加细致。管理层表示,公司近两年的拿地策略,是避开拿大的项目,主要拿小的项目。规模小意味着快进快出,运转效率较高,投资兑现度也比较高,接下来将继续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 。 民营房企龙湖集团称,在保证财务安全前提下,公司将择机获取新土地,坚持聚焦高能级城市,不断提升投资精准度,做到优中选优。在资金头寸允许情况下,关注市场好机会,并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弹性的供货节奏。 在克而瑞看来,当前房企拿地仅专注于核心城市、核心地块,这也是多数城市销售的“基本盘”。短期内,房企这种“宁缺毋滥”策略仍将延续,投资力度的回升取决于核心城市土拍的质量和频次,未来几个月或更加理性。 。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