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报季刚刚落幕,一批A股上市公司通过在技术与模式上的创新突破,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实现了业绩的增长。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创新驱动出海战略,在全球市场寻找增长新动能。 从光模块产业到创新药,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通行证,帮助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攀升。 产品出海撬动全球市场 截至8月30日,券商等机构8月份对62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机构尤为关注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及布局情况,出海成为调研中的高频话题。数据显示,8月以来,多个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都在通过创新实现出海突破。从行业分布看,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领域的出海热度较高。 上半年,多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光模块行业表现尤为亮眼。中际旭创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4%。 。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86亿元,同比增长11.12%。作为全球主力光模块供应商,公司超80%光模块销往国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外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3.32%。 受益于AI算力的需求爆发,新易盛的海外营收占比更是高达94.47%,境外销售金额98.6亿元。新易盛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数据中心算力投资的发展,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在1.6T等高速光模块领域持续突破,公司推出的OSFP1.6T、OSFP-XD1.6T光模块能量密度超500kWh/㎡,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深化。 受益市场需求提振,数据中心领域同样表现出色。金盘科技半年报显示,近三年公司数据中心领域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22%。今年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领域销售收入超5亿元,同比增长460.51%。同时公司表示,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充足,在手订单75.4亿元,同比增长14.89%。其中,内销在手订单47.38亿元,外销在手订单28.02亿元。 作为中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上市公司抓住时机、顺势而为,以创新为驱动,立足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将更高质量的中国制造推向国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 构建全球化创新体系 除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利器。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43款新药获批上市,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国产药占比超过九成。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新公司合作”等模式,将自主研发的抗癌药、免疫疗法推向全球市场。 例如,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其中,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的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当前,中国创新药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开发优势,在热门技术赛道如ADC、双抗、细胞治疗等已经具备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展现行业竞争力。在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验证后,叠加高性价比优势,全球大药企从中国企业引入创新药的数量快速提升。 随着出海进程加速,上市公司也正在从单一产品出海向系统性创新生态输出升级,通过技术标准、研发体系与商业模式的全球化,构建持续竞争优势。 安克创新半年报显示,区域市场中,北美、欧洲、中国及其他市场分别实现收入57.00亿元、34.27亿元、37.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0%、66.96%、25.96%,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上半年研发投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49.35%,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28%。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共取得273项发明专利、1149项实用新型专利、1179项外观专利,累计斩获国际性工业设计与创新类奖项221项,技术实力与产品设计能力得到行业认可。 科大讯飞在AI出海领域开辟了新路径。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09.11亿元,公司海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AI办公本在日本上市两个月即成为日本最大Makuake众筹平台销售额有史以来平板类Top1。公司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技术标准和生态体系,海外开发者总数已达52万。 赴港上市成为国际化跳板 为支持出海战略,自2025年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寻求赴港上市,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8月以来,已有28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IPO计划,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选择赴港上市,打造“A+H”双平台融资架构。 8月20日,胜宏科技递表港交所。此次赴港IPO募资将用于内地生产、赋能泰国和越南生产基地、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 。作为英伟达高密度互连板的核心供应商,胜宏科技借助AI产业风口实现了业绩爆发。公司表示,此次寻求在香港上市,旨在提供更多资金用于研发,通过建设海外生产基地,进行业务扩张,从而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并通过强化在业内的业务形象及市场地位,推动全球化战略实施,以更好地吸引海外投资者与人才。 光伏龙头阳光电源8月25日公告,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打造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准备赴港上市的企业,在招股书中的募集资金用途普遍提到了“出海战略”“支持海外业务拓展”等内容。内地企业持续走出去是赴港上市主要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资本运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海外融资渠道,还帮助公司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为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创造条件。 券商分析师对出海企业给予积极评价。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认为,出海依旧是强劲的业绩超预期线索之一。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出海对企业ROE和利润率的抬升作用明显。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和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速,凭借创新实力出海的企业,有望在下半年延续亮眼表现。中国企业正在从技术追随者向全球创新引领者转变,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攀升。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