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8月28日,一幕历史性的股价反超在A股市场上演——人工智能芯片龙头寒武纪,收盘价首度超越贵州茅台,登顶“股王”宝座。然而仅数日后,伴随利空消息澄清与老牌权重股自购利好接连落地,市场再次将王座交还茅台。 至9月2日收盘,寒武纪报收1480元/股,市值6191亿元;贵州茅台则以1491.30元/股、1.87万亿元总市值,重回“A股第一股”的象征性位置。 。 从7月10日的520.67元,到8月28日的1587.91元,寒武纪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里股价涨幅高达205%。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成功扭亏为盈。中报显示,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来自AI芯片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叠加高盛上调其目标价至1835元/股,寒武纪以惊人的动能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想象力。 然而,AI芯片带来的“科技狂热”,是否足以支撑如此估值体系?寒武纪在8月28日晚间主动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直言当前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这一公告虽被市场理解为监管合规所需,但无疑为情绪升温踩下刹车。几日之后的9月1日,关于阿里云采购寒武纪芯片的传闻被正式否认,直接触发其股价短线跳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牌股王贵州茅台随后发布了两则振奋人心的公告:控股股东拟斥资30至33亿元增持股份,公司自身也顶格完成回购计划,双重信号明确传达了对当前估值的信心。 寒武纪与茅台的“股价之争”,并非首次上演。 。从2010年至2017年间,A股曾出现14家公司股价短暂超过贵州茅台,彼时也多集中于估值泡沫高企的2014-2015年期间。然而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已有两家公司退市——分别是腾信股份和暴风科技,其余者也普遍经历股价腰斩甚至九成暴跌。市场由此总结出“茅台魔咒”:每一家挑战茅台股价地位的公司,最终都会被市场“称重机”所校正。 这一魔咒并非玄学,而是情绪与价值周期轮回的体现。投资者在短期“投票机”中热捧新势力,赋予其科技跃迁的希望、时代红利的化身乃至“民族崛起”的图腾意义;而长期“称重机”终将追问:估值是否合理?利润是否可持续?股东回报是否匹配风险? 寒武纪的登顶,是对AI时代乐观预期的极致凝聚。但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当前A股结构性行情的极端化趋势。一边是新质生产力的想象空间被不断推高,一边是“老股王”茅台用真金白银稳住市值锚定,试图以确定性抗衡成长泡沫。这场资本市场的股价博弈,在本质上是估值体系、资产定价方式、情绪驱动模型的全面碰撞。 。 就9月2日的结果来看,“茅台魔咒”尚未被彻底打破,但也不应简单将寒武纪视为又一个昙花一现的追梦者。 而对于贵州茅台而言,在股价下行周期中,公司选择用实际行动稳住投资者信心——顶格回购与控股股东增持,堪称蓝筹股中最坚定的“自救式护盘”。这一动作不仅稳定了其市值地位,也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价值投资从未过时。 “寒王”与“茅神”的交替,也许只是结构性行情的冰山一角。但每一次“登顶”与“跌落”,都是A股投资者与市场情绪的又一次深度对话。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