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中国能建下属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西北院”)青岛分公司揭牌成立。此举不仅是中国能建在华东区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更将成为推动山东海洋经济升级、加速海上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力量。那么,这家电力能源巨头为何选择落子青岛?齐鲁财研社第1071期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具有工程设计、工程勘察2项综合甲级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同时具有电力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3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011年9月,西北院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整体并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历经六十余年发展,中国能建西北院打造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项目,包括承建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灵武二期、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榆能横山电厂等重大工程。在对山东市场的长期深耕中,其完成了邹县电厂、黄台电厂等火电项目的设计工作,为此次布局青岛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新公司选址青岛,绝非偶然。在揭牌仪式上,中国能建西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增强表示,青岛分公司的成立是西北院布局开拓海洋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步。青岛分公司将以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为核心业务,同时拓展海洋能、海洋牧场及海上综合能源岛等多种海上能源业务;此外,还将全面布局氯氢氨醇、储能等新能源业务及各类能源发电业务,形成“海上为主、陆上协同”的多元业务模式。而青岛之所以能够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还是得益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拥有870公里海岸线和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较高,静风期短,非常适宜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并且,山东半岛海域水深条件优良,近海风能资源可支撑千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区位优势同样明显。青岛毗邻京津冀、长三角等电力负荷中心,且本地用电需求持续增长,为海上风电消纳提供了稳定市场。这种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青岛成为海上风电并网输送的枢纽节点。 。政策层面的持续赋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出台《山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4-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今年7月10日,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同时明确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项目建设、谋划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此外,青岛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和土地支持,并以即墨区为核心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推动风电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政策引导下,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青岛市 2025 年重点项目名单中,四大风电项目总规模达5000MW,包括三峡青岛3000MW海上风电(一期)、华电2000MW海上风电智慧能源融合示范等项目;7月,总投资近30亿元的东方电气(青岛)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1-2 期)也正式进入招标阶段。在“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布局中,青岛将绿色能源作为新兴产业重点突破,正着力构建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光伏、氢能、储能、海洋能多能互补、耦合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加速形成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绿色能源装备产业集群。而中国能建西北院青岛分公司的设立,恰逢青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伴随更多项目、技术和人才的集聚,将进一步优化形成青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