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28.20亿元,同比-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0.71%;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52.60%。单Q2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19.80%;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57.64%;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78.08%。经营压力持续,25Q2营收同比下滑。2025Q2公司鲜货类产品/包装产品/加盟商管理分别实现营收9.68/1.09/0.13 亿,同比-23.27%/-21.26%/-26.54%。分产品来看,禽类/畜类/蔬菜类分别-24.35%/-34.85%/-16.01%;分地区来看,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华北/港澳台及海外等区域分别同比-25.12%/-17.93%/-35.55%/-52.39%/-1.43%/-41.20%/-15.16%。25Q2公司延续调整,主要仍是闭店数目过多影响,同时单店亦仍存在一定压力。收入端规模效应损失,25Q2利润下降较多。25Q2公司毛利率28.9%,同比-1.6pcts,整体原材料价格变化不大,预计主要是制造费用摊销影响。费用端,销售费用率同比+0.4pcts,管理费用率同比+2.8pcts,主要是职工薪酬增加影响,而其他费用影响不大,最终25Q2公司归母净利润率4.2%,同比-3.8pcts。 。短期压力延续,积极调整破局,期待同店改善及门店数目拐点尽快到来。 。上半年公司一是应对需求变化,探索分层运营,通过探索细分的消费场景需求变化,尝试解构佐餐、零食、夜宵、礼品等消费场景的核心诉求,结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特征,持续完善消费者图谱;二是调整创新体系,优化产品矩阵,探索区域风味数据库,构建模块化的新品开发流程,同步推进经典产品的风味优化与新品的高效孵化;三是加强渠道协同,提升运营韧性,试图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数智化运营体系,改善全渠道网络整体效能与全域协同能力;四是柔性筑基未来,敏捷驱动增长,依托敏捷的供应链体系,优化全国市场动态调度机制,强化物资调配能力,应对区域需求波动及市场变化的挑战。当前公司仍在积极调整,年内考虑闭店节奏,预计经营仍有一定压力,关注Q4基数降低后表现,期待同店改善及门店数目拐点尽快到来。 。具体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欢迎联系 华创食饮团队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费用投放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等团队介绍首席分析师:欧阳予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8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2024年连续四届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其中2024年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水晶球和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评选第一名。——白酒研究组(白酒、红酒、黄酒、酒类流通行业)分析师:田晨曦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刘旭德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培培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大众品研究组(低度酒、软饮料、乳肉制品、烘焙休闲食品、食品配料等)组长、高级分析师:范子盼中国人民大学硕士,6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严晓思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严文炀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寸特彬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202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执委会委员、副总裁、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董广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6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4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八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四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连续六届第一,获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五届第一。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