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对云计算理念嗤之以鼻,早在2008年就直言其为“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如今,云基础设施部门的成功不仅推动甲骨文股价飙升,还使埃里森跻身全球第二大富豪之列。人工智能热潮大幅推高了对互联网计算和存储服务的需求。 。长期以来难以在该市场找到定位的软件公司甲骨文,凭借拿下大型客户站稳了脚跟。如今,甲骨文正通过犹他州的数据中心为埃隆·马斯克的xAI提供算力支持,在新加坡附近为英伟达公司组装包含数万个AI芯片的集群,且近期还与领先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签署了一项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一云服务协议。在能源与材料双双短缺的背景下,甲骨文需承担数百亿美元投入,用于建设规模空前的大型数据中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中包含一项专项计划:为避免等待公共电网接入,公司每年将投入超10亿美元,仅用于为西德克萨斯州一座新建超大型数据中心配备燃气发电机供电。受此巨额投入影响,甲骨文自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现金流为负的情况。与此同时,围绕“提供AI模型训练基础设施”这一业务,其长期运营可行性与盈利空间如何,目前仍存在疑问。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甲骨文,曾长期在科技行业的核心舞台上黯然失色。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拾行业影响力的过程中,甲骨文的“回归之路”离不开三大关键支撑:一是内部全力说服首席执行官萨夫拉·卡茨(Safra Catz)加大云业务投入;二是成功争取到TikTok等核心客户;三是敢闯敢拼的高管克莱·马古约克(Clay Magouyrk)崭露头角,成为业务推进的重要力量。为探究甲骨文如何兑现其雄心勃勃的承诺,彭博新闻社采访了30多名该公司现任及前任员工与客户。这些受访者选择匿名透露细节,包括公司成本激增、为满足OpenAI需求而加急推进项目、遭遇监管障碍,以及招聘数百名前亚马逊云业务员工等——原因在于甲骨文素来以行事隐秘、动辄付诸诉讼而闻名,受访者需以此规避相关风险。对此,甲骨文方面不予置评。云业务构建之路2000年代末,云计算开始蓬勃发展,但埃里森对此却兴致寥寥。甲骨文的核心业务——同名数据库(客户需全额购买并直接安装在自有服务器上),是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之一。而若采用用户租赁软件使用权的云销售模式,几乎必然会导致利润下降,且还需与竞争对手展开合作,这对当时的甲骨文而言并无吸引力。多年来,甲骨文一直将云计算视为“营销噱头”而不予重视,但随着自身业务遭遇冲击,其态度开始转变。亚马逊公司向旗下云服务客户推出了更廉价的数据库选择;Salesforce等应用领域竞争对手则承诺提供更便捷的安装和更新服务。据了解埃里森当时想法的人士透露,他意识到必须将甲骨文的Fusion应用(常用于财务和资源规划)迁移至云端。2010年代,甲骨文内部围绕构建面向企业内部及客户的云服务,展开了多轮探索与竞争。其中,由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主导、于2012年推出的首个云服务尝试,最终成效有限。另一支主要由亚马逊前员工组成、由唐·约翰逊(Don Johnson)领导的团队,则提出了“裸金属”方案——客户无需与其他租户共享服务器,这使得甲骨文能够瞄准对隐私保护要求较高的用户。该团队还专注于建设小型数据中心,这一策略使其能在那些行业头部企业暂未布局的国家实现业务扩张。“裸金属”方案得到了埃里森的认可。尽管十多年前埃里森已不再担任CEO,但他仍是公司的核心决策者。基于该方案的新产品最终命名为“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库里安的方案被搁置后,于2018年离开甲骨文,随后加入谷歌并负责其云服务业务(至今仍担任该职),成为甲骨文的竞争对手。预计到2029年甲骨文云业务将占总体业务的半壁江山,华尔街看好其未来数年的高速增长。来源:彭博、甲骨文在推广OCI这一新产品时,甲骨文不得不打破其长期以来“激进销售”的固有印象。该产品的核心推广卖点包括:产品体系简化带来的更低定价,以及与其他云服务的良好兼容性。甲骨文的销售人员还常对亚马逊云服务(AWS)繁杂的工具套件冷嘲热讽,向客户宣称“使用亚马逊云服务,实则是在为其Kuiper卫星项目等耗资巨大的‘野心项目’买单”。亚马逊发言人回应称:“选择AWS的客户数量持续超过其他任何云服务提供商,这是因为我们能提供无可比拟的产品选择、创新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客户疫情期间,几家具有“变革意义”的客户加入了甲骨文平台。在封锁期间,Zoom Communications Inc.因用户需求激增而难以应对,最终选择甲骨文云服务来处理消费者端的流量。2023年,甲骨文还获得了优步科技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近20亿美元的合作承诺。同期,甲骨文在客户方面最大的突破当属TikTok。这家字节跳动旗下的社交媒体公司,因与中国的关联受到美国议员审查,同时又需扩大其在美国的基础设施布局。而甲骨文不仅在国家安全领域经验丰富,其董事长和CEO还是当时执政的共和党的支持者,自然成为TikTok的理想选择。“TikTok的合作是OCI发展‘分水岭’。”曾在甲骨文主导数据中心建设的前高管托尼·格雷森(Tony Grayson)表示。他指出,这家新客户迫使甲骨文开始以从未有过的规模思考业务布局。2022年,TikTok宣布其所有美国用户的流量都将通过甲骨文的服务器传输。据知情人士透露,来自TikTok的年收入迅速突破10亿美元,且在某段时期内,TikTok带来的业务规模超过了OCI其他所有客户的总和。此外,早在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热潮之前,甲骨文就已为TikTok运行数千台英伟达图形处理器(用于AI运算的芯片),积累了丰富的AI基础设施运营经验。嘲讽式管理长期以来,甲骨文内部对OCI的定位存在分歧。部分高管认为,OCI应作为“保护伞”,保护核心的数据库业务并推动应用程序现代化;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应借助OCI与亚马逊、微软等公司争夺通用云服务市场份额,在这个年规模达数千亿美元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要让CEO卡茨认同这一宏大愿景并非易事。据了解其想法的人士透露,卡茨曾对云业务表示怀疑,理由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高昂且业务利润率低。这种成本意识也促使OCI初期将重点放在建设小型数据中心上。但随着TikTok、以及后来OpenAI等巨额合作项目的落地,卡茨和其他公司传统派高管逐渐被说服。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夫拉·卡茨该部门负责人马古约克在公司内部获得了广泛赞誉。39岁的他在甲骨文晋升迅速,目前直接向埃里森汇报工作。马古约克曾任职于亚马逊,之后成为OCI的首批员工之一;他近期已迁居至纳什维尔——甲骨文已承诺将总部迁至该市。今年6月,马古约克被晋升为公司总裁,在公司管理层看来,他是81岁的埃里森的潜在继任者。“有时回头看,我会觉得自己在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可能都并非完全胜任,”马古约克在2023年7月的《Modern CTO》播客节目中表示,“但截至目前,一切似乎都还算顺利。”曾与马古约克共事的人评价他“工作能力极强,但也容易引发冲突”。2021年一项指控OCI存在不良工作文化的诉讼中提到,马古约克曾在满是管理层的会议室里,对一位高管说其行为“简直愚蠢透顶”。在埃里森管理的公司里,“直言不讳”的上司并不少见——埃里森本人曾将自己的领导风格描述为“嘲讽式管理”。OCI成立初期,该部门被称为“斯巴达”(Sparta)。与甲骨文其他部门相比,OCI能为员工提供更高薪酬,且总部设在西雅图而非旧金山湾区;此外,它还借鉴了亚马逊云服务的做法,持续淘汰业绩不佳的员工。随着云业务在甲骨文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不断提升,OCI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今,约有2.3万名员工的汇报线最终指向马古约克。据Workforce.ai的分析数据,过去两年间,超过600名员工从亚马逊跳槽至OCI。甲骨文内部人士表示,亚马逊近期推行的“每周五天到岗办公”政策,使得OCI更容易挖走人才——因为OCI目前仍以混合办公或远程办公为主。前所未有的规模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OCI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据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的未交付订单(即已签约但未完成的项目)中,大部分与使用基于GPU的服务器训练或部署AI模型的客户相关。OpenAI预计将成为甲骨文最大的客户,双方合作项目被命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该合作最初于1月在白宫与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共同宣布。两家公司达成的协议涉及超过5吉瓦的计算算力,这一规模史无前例,其所需能源足以供数百万美国家庭使用。为OpenAI服务的项目进度要求极为紧迫。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数据中心计划于2027年初完工,其中多组服务器最快将于明年夏天投入运行。这些设施在设计时不仅考虑了AI模型训练需求,还预留了支持“推理”(即运行已训练完成的AI模型应用)的能力。业界普遍认为,提供AI训练基础设施的利润率低于AI推理业务——因为训练过程需要更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和更强大的散热系统。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与OpenAI合作项目的具体时间表和设计细节仍有可能调整。 。参与该项目开发的人士表示,要找到能以合理价格为项目提供支持的数据中心开发商和电力供应商,并非易事。过去一年,受关税影响以及供应商利用需求激增抬高价格,各类商品和服务成本均有所上涨。此外,要获得从当地电网获取项目所需规模电力的审批,并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往往需要数年时间。甲骨文计划完全采用燃气发电的那个数据中心位于得克萨斯州沙克尔福德县,邻近该公司在阿比林的另一个服务器园区。该数据中心由DigitalBridge Group Inc.旗下的Vantage数据中心公司负责开发,计算算力将达1.4吉瓦,跻身全球已知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之列。OCI之所以受AI企业青睐,部分原因在于其长期专注于裸金属服务器业务。如今,裸金属服务器已成为AI业务的标配,而甲骨文是首批提供该服务的主流厂商之一。用户和员工还指出,甲骨文的网络质量优异,且愿意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服务,这也是其优势所在。今年3月,知名行业分析机构Semianalysis将甲骨文云列为AI基础设施供应商排名的前列,理由是其高性价比、优质网络以及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甲骨文在定价上很有竞争力,这无疑是个优势,”医疗健康领域AI模型训练与部署公司John Snow Labs的CEO大卫·塔尔比(David Talby)表示。他的公司选择OCI,部分原因在于其服务性能出色,且针对英伟达AI芯片进行了充分优化。英伟达是甲骨文另一大AI客户,该公司不仅将OCI用于内部研发,还借助其为自身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算力支持。 。在甲骨文内部,英伟达的代号为“探路者”(pathfinder)。目前,英伟达正从甲骨文位于日本的H100芯片集群,以及印尼巴淡岛在建的数据中心租赁算力。据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还在与Meta Platforms Inc.和马斯克的xAI洽谈进一步的算力合作。尽管甲骨文云业务规模仍远不及亚马逊、微软以及排名第三的谷歌,但该业务仍有巨大增长空间。据Synergy研究集团的数据,最近一个季度,全球云服务市场收入接近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约为25%。研究公司Bernstein的分析师马克·莫尔德勒(Mark Moerdler)表示,目前最大的疑问在于甲骨文将如何为云业务扩张融资,以及这一过程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不过,与CoreWeave等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不同,甲骨文目前无需通过借款来建设数据中心。“我们认为,一旦度过当前的投资阶段,甲骨文的利润率将回升,现金流也将大幅改善,”莫尔德勒将甲骨文当前的处境比作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领导下的微软云业务转型时期,并表示:“甲骨文正在经历的商业模式转型,其影响力更大,且发生的时间跨度更短。”编辑/陈佳靖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