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降息会压低短端利率,而长端收益率将因通胀担忧而面临上行压力。Peter Tchir认为,这种市场共识低估了特朗普政府压低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决心,除了传统货币政策,美国政府还可能会采取一系列非常规措施,包括重启扭转操作、一次性降息100基点、改变通胀数据统计方式等。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将在本月召开,当前市场的焦点集中在美联储独立性是否会受损,以及即将到来的降息是否具有“政治化”色彩。近日,来自Academy Securities宏观策略主管Peter Tchir发文称,这种担忧助长了一种普遍预期:即使美联储启动降息,也只会压低短端利率,而长端收益率将因通胀担忧而面临上行压力。目前,这种观点已成为市场主流,并指导着许多投资者的头寸布局。然而,Tchir认为,投资者可能未能进行足够的“跳出常规思维”,从而低估了政府压低利率的计划。除了传统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非常规措施,包括调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改变通胀数据统计方式,甚至重估黄金储备,以达成其压低长期利率的目标。Tchir补充称,这些潜在的政策选项超越了单纯的降息操作,可能涉及美联储、财政部乃至会计准则的协同运作。“政治化”降息还是数据驱动式降息?市场对“政治化”降息的担忧,可能忽视了降息本身的经济合理性。文章表示,如果在数据层面有足够理由支持大幅降息,那么市场对长端利率的恐慌情绪可能不会出现。Tchir指出,早在官员们就降息问题产生分歧之前,经济数据已现疲软迹象。 。例如,在7月的美联储会议上已有两位官员对不降息的决定提出异议,而此后公布的6月就业数据又被大幅下修;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也展现出鸽派立场。这些迹象表明,美联储内部支持降息的理由可能比会议纪要所揭示的更为充分。Tchir认为,如果后续就业数据未能显示强劲改善,9月份降息50个基点完全在“合理”范畴之内,而不能简单地视为政治驱动。如果降息被市场视为有理有据,那么投资者预期中的“警报”——即长端债券遭抛售——就不太可能成为现实。传统利率工具效力减弱Tchir认为,美国政府考虑非常规选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正在减弱。文章解释称,仅通过调整前端的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经济,其传导路径存在“漫长而多变的”时滞,效果难以评估。在政策生效的数月内,贸易战、地缘冲突等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经济轨迹。此外,自零利率政策时代以来,许多企业、个人和市政债券发行人已经锁定了长期低利率,这使得他们对前端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大大降低。这意味着,通过短端利率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经不如以往。非常规政策的“工具箱”可能有哪些?如果传统工具的效果不显著,政府可能会打开其非常规政策的“工具箱”,直接干预长期利率。激进降息配合前瞻指引一种可能的策略是“毕其功于一役”。例如,一次性大幅降息100个基点,同时承诺在未来几个季度内保持利率不变,除非数据出现巨大变化。此举旨在迅速打消市场对未来降息路径的持续猜测。一次性降息100个基点将需要收益率曲线出现极大幅度的陡峭化,才能使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4%以上,这对于“债市义警”而言可能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从数据层面“攻击”通胀另一种策略是直接挑战通胀数据的有效性。目前美国CPI中权重极大的住房成本部分,由于其“所有者等价租金”(OER)的滞后算法,正在人为地推高通胀数据。Tchir指出,克利夫兰联储编制的新指标显示,真实的租金通胀已回落至正常水平,远低于CPI中的住房通胀。通过强调这类数据差异,美国政府可以有效削弱市场的通胀恐惧,为降息扫清障碍。再启“扭转操作”最核心的手段或许是重启“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OT),通过同时卖出短期美债和买入长期美债,以压低长期利率。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严重偏向短债,持有7年期以下的债券约2万亿美元,而15年期以上的债券仅1万亿美元。 。分析师设想,美联储可以出售约1.2万亿美元的3年期及以下债券,并用这笔资金购买20年期以上的长债。Tchir指出,此举将使美联储在超长债市场上的持仓规模增加近两倍,购买力将足以影响甚至控制约占自由流通量50%的超长债市场,从而直接压低长期收益率。其他潜在选项其他更具颠覆性的选项也可能被纳入考虑范围。 。比如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虽然在美国尚无先例,但在日本已有实践,对于一个习惯于通过关税“设定价格”的政府来说,为收益率设定上限并非不可想象。此外,重估美国黄金储备也是一个选项。据测算,若将美国官方黄金储备按市价重估,可产生约5000亿美元的会计收益。此举虽然复杂,但能有效分散市场注意力,并可能为其他投资计划提供资金。Tchir补充说,此举可能导致美元走弱,但这对于一个旨在改善贸易逆差的政府来说,或许是“一个特性,而非一个缺陷”。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