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基金半年报:隐形重仓股浮现 锚定基本面成投资共识 近日,基金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正陆续揭晓。在公募基金行业中素有“ETF巨头”之称的华泰柏瑞基金,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据华泰证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华泰柏瑞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下滑5%;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16%。这一数据与2024年同期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环境变化之下,其长期依赖的“规模经济”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831 回顾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22.70%;而2025年上半年营收则回落至9.52亿元,不仅未能延续增长,反而出现5%的下滑。 利润端的对比则更为惨烈: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3.20亿元,同比增速达34.81%;而2025年同期净利润降至2.04亿元,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大幅下滑36.16%,波动幅度超过70个百分点。 若与2024年全年业绩对照,其挑战更为清晰。2024年全年,华泰柏瑞实现营收23.13亿元,净利润7.30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04亿元,意味着上半年仅完成去年全年净利润的28%。如果下半年市场环境未出现显著好转,或公司未能有效推动降本增效,2025年全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几乎是大概率事件。 这种“营收微降、利润猛跌”的“剪刀差”现象,与华泰柏瑞持续发力ETF的行业地位形成强烈反差。截至8月29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高达4196.82亿元,保持“断层领先”,与第二名易方达沪深300ETF的规模差距为1203亿元。从年内增量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年以来规模增长600.53亿元,同样位列全市场第一。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831 然而,华泰柏瑞高度依赖ETF的产品结构也决定了其收入对管理费高度敏感。 。数据显示,该公司超82%的资产规模(5677亿元)集中于ETF产品,而这类产品素以低费率著称,其单位管理费收入远低于主动权益类产品。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831 此外,行业性费率下调已成趋势。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持续推进,被动产品管理费率普遍下调,无论是新发产品还是存量ETF,均被迫卷入价格战。即便管理规模巨大,微薄的管理费收入也难以支撑高昂的运营与营销成本。同时,为抢占赛道和维持流动性,基金公司在做市商费用、指数使用费、系统建设、持续营销和渠道尾随佣金等方面投入巨大。规模越大,相关支出也在相应增加,持续侵蚀本就不高的管理费收入。 。 近年来,包括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在内的多家头部机构已纷纷调降旗下大型宽基ETF费率,这对今年经营业绩带来直接影响。 作为ETF规模排名第一的机构,华夏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速仅5.82%,在净利润超10亿元的基金公司中增速最小;而排名第三的华泰柏瑞净利润则出现36.16%的大幅下滑,反映出行业共同面临的利润率压力。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831 与业绩承压形成对照的是,华泰柏瑞在细分赛道的产品业绩表现突出。从其旗下今年以来涨幅前十的ETF产品来看,创新药、稀土主题ETF包揽冠亚军,涨幅遥遥领先,成为年内最亮眼的投资赛道之一。整体来看,榜单被稀土、云计算、科创板、动漫游戏、港股科技等主题ETF占据,反映出强烈的成长和主题投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高收益也必然伴随高波动,这类主题ETF在板块退潮或市场回调时,回撤幅度也可能同样惊人。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831 纵观华泰柏瑞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变脸”,这不仅是一家头部机构的个案,更是一个强烈的行业信号: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线、仅凭规模扩张的商业模式,已难以抵御行业性的费率和竞争压力。作为ETF领域的领军者,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也正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特别是被动投资领域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 未来,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益、推动精细化管理、控制运营成本,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将是华泰柏瑞乃至整个行业能否穿越周期、重回稳健增长轨道的关键。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