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APP微博财联社8月31日讯(记者 吴雨其)“一个月涨40%,算力主题的基金真的疯了吗?”如果说2025年以来的市场一直是结构性的,那么8月无疑是“结构中的结构”在集体狂奔。在这波行情里,算力成为唯一的主角。科创50、创业板指齐齐爆发,光模块、CPO、AI服务器产业链上的龙头股频频涨停,甚至让不少投资者发出“看不懂”的感叹。Wind数据显示,8月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几乎清一色重仓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算力链核心标的,单月涨幅超过40%的产品比比皆是。与此同时,8月也成为主动基金“喜芯厌酒”的代表性月份——传统消费板块集体缺席排行榜,而一批重仓AI的“黑马”基金则彻底出圈。这一轮行情,不仅让人想起2020年初新能源基金的盛况,也让市场重新审视:在一个风格高度集中的结构性牛市里,主动权益基金是如何站稳风口、逆风翻盘,乃至演绎出21只“翻倍基”的?八月谁在狂飙?主动权益“算力基”齐刷刷涨超40%8月的A股市场,用高歌猛进来形容并不为过。科创50、科创创业50等代表科技成长方向的指数集体大涨,推动沪指一度站上3800点,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在这波结构性行情中,算力板块可谓站上C位,带动多只重仓相关个股的主动权益基金集体飙升,形成了“一芯独大”的格局。从基金层面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涨幅最高的主动权益基金(统计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QDII混合型基金,仅计算主份额,下同)为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开,8月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达48.39%。紧随其后的信澳业绩驱动也取得了46.03%的单月收益,而长安宏观策略、中航机遇领航、德邦鑫星价值等产品亦涨超40%,榜单前十几乎被“算力基”包揽,据统计,共28只主动权益基金在8月录得40%以上的净值涨幅。而这些基金的高收益背后,有着惊人一致的持仓结构。从披露的二季报重仓股来看,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算力设备链核心标的几乎成为“标配”。其中,中际旭创在8月单月涨幅达63.10%,新易盛上涨88.26%,天孚通信和胜宏科技亦分别上涨87.95%和39.16%。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基金间重仓股高度重叠的现象既反映出当下市场的“确定性抱团”,也意味着一旦行情反转,回撤风险也不可忽视。“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已经非常明确了,机构在布局时‘踩对主线’变得比分散配置更重要。”一位不具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过去讲究防守的消费、酒类股这波完全没跟上节奏,8月的主动权益榜几乎看不到酒类重仓产品,真正演绎了‘喜芯厌酒’。”年内谁最能打?翻倍基扎堆、AI医药北交所三线开花如果说8月是算力的狂欢,那整个2025年前8个月则是主动权益基金“多点开花”的大年。截至8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涨幅达26.19%,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回报均超28%,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在全部纳入统计的产品中,有458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涨幅超过50%,更有22只基金涨幅突破10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翻倍基”。排名首位的,是永赢科技智选,由任桀管理。该基金年内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75.68%,也是全市场唯一突破170%收益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主要布局全球云计算与算力主题,重点挖掘OpenAI、CPO光通信、PCB印制电路板等细分赛道中的龙头个股,其近一个月净值上涨幅度也达到41.85%,可谓“最强黑马”。排在第二的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涨幅超过130%,该产品重仓港股医药;紧随其后中航机遇领航(133.56%)与长城医药产业精选(125.68%),两者分别代表了高端制造与创新药主题的投资主线。此外,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中欧数字经济、中银港股通医药、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等产品亦涨幅惊人,均跻身“翻倍基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半年度冠军基——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涨幅高达133.56%,为翻倍基中唯一一只QDII产品, “港股医药估值极低,政策支持加码,给了主动基金经理很好的布局窗口。 。”一位医药主题基金经理表示。而从投资主线来看,年内收益居前的基金主题聚焦在算力、创新药、机器人、半导体、北交所成长股等方向,形成了“技术成长+政策驱动”的双轮格局。大涨行情也有掉队者,超百只基金8月仍告负虽然整体市场热度高涨,但并非所有主动权益基金都搭上了这班“顺风车”。8月期间,仍有146只产品录得净值下跌,在普涨行情中显得格外孤独。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跌幅居前的基金中,医药主题产品成为主要“失意者”。申万菱信医药先锋在8月单位净值下跌9.48%,为当月表现最弱主动权益产品;金鹰医疗健康产业与东吴医疗服务分别下跌8.15%与5.85%;此外,东吴智慧医疗量化策略、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等产品亦录得较大回撤。从产品风格来看,这些基金大多聚焦医药板块,而该领域在本轮资金集中流入的结构性行情中相对沉寂,叠加前期估值修复后出现震荡,导致短期净值承压。而如果将时间拉长至2025年前8个月,虽然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了正收益,但仍有个别产品录得年内净值回撤。数据显示,年内表现最差的主动权益基金为民生加银优选,单位净值下跌9.51%;天治量化核心精选年内下跌8.60%;鑫元消费甄选、华泰保兴健康消费、广发内需增长的年内跌幅均在5%以上,广发睿铭两年持有、西部利得新富、申万菱信行业精选、中信建投智享生活等产品跌幅略低,仍未摆脱负区间。这些基金中,有的延续了较为保守的消费防御配置风格,有的在医药等板块反弹过程中表现乏力,也有部分因对AI、算力等高景气赛道配置不足而错失年内主升浪。经理怎么说?算力、机器人、医药成后市焦点在8月的强势行情后,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也开始逐步趋于乐观。 。中信保诚基金经理吴振华表示,今年以来,在半导体、AI等新型产业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国产替代需求增长的双重催化下,相关行业景气度或持续向上,带动硬科技投资主线日益清晰,尤其是AI链上游硬件层(CPO、PCB、算力芯片等)迎来了估值丰收季。展望后市,当下整个算力行业投资进入白热化阶段,海内外CSP巨头厂商资本开支向AI算力的倾斜已十分明显,市场中光通信以及近期液冷等算力基础设施的行情均说明算力板块正迎来真正的成长春天。南方基金潘水洋表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已成为核心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续航、灵活性、安全性和降低成本。当前行业在运动控制、智能决策等方面不断突破,稳定性、导航与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叠加政策支持与工业自动化、人机协作等场景需求爆发,产业化进程加速。中长期看,人形机器人作为AI具身智能的关键载体,将在硬件与算法双轮驱动下迎来爆发增长。东方基金则对创新药板块作出研判,他们认为短期尽管创新药板块有所调整,但从长期来看,行业景气度将有望持续提升。创新药板块此前经历数年深度调整,2025年已进入“政策+技术+全球化”三轮驱动的复苏周期,且多维度因赛持续共振,所以可持续关注创新药后市行情走势。综合来看,基金经理的中长期判断多数聚焦在科技成长主线,尤其是算力、机器人和医药方向。“市场仍处于科技主导的大趋势之中,但节奏上可能会有所放缓,更多考验基金经理对产业逻辑的深度理解与持仓的耐心。 。”有资深基金研究员分析道。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