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立足张江,面向上海,服务科创|半导体行业整合持续加速。出品 | 张通社首图 | 网络近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方式购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具体来看,中芯国际拟发行股票,收购中芯北方49%的股权。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但构成关联(连)交易。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拥有领先的工艺制造能力、产能优势、服务配套,向全球客户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标的公司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是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的12寸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厂,是中芯国际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及各类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含线宽28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针测及测试、光掩膜制造、测试封装,是中芯国际重要的12英寸晶圆厂。拟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意在盈利资产收回中芯国际作为中芯北方的控股股东与核心技术供给方,全面主导并负责中芯北方的生产运营管理,为其技术落地与产能释放提供了坚实保障。在产能布局上,中芯北方具备两条月产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主要生产40纳米和28纳米Polysion工艺产品;第二条生产线具备28纳米HKMG工艺及更高技术水平,合计7万片月产能。对于此次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的战略考量,业内人士分析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此次收购是对盈利资产收回,将直接增厚上市公司利润。中芯北方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运营超过10年,旗下产线历经长期折旧,目前已基本折旧完毕或进入折旧期尾部,公司利润丰厚。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芯集电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51%,实际都是由中芯国际直接或间接控制。若此次收购完成,中芯国际将持有中芯北方剩余49%的少数股权,持股比例将提升至100%,或将显著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图源:企查查另一方面,此次收购满足了以大基金一期为代表的股东退出需求。在中芯北方的少数股东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一期”)持有32%的股权,是单一最大股东。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截至目前运营已接近11年,2024年已度过原定回收期,当前处于“延展期”,具备强烈的合理退出需求。同理,其他股东也有类似的需求。目前,中芯国际已与中芯北方少数股东的主要股东方签署了《资产购买意向协议》,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一期”)、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不过,交易的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发股价格、交易作价等安排,仍待交易各方后续协商确定。全球纯晶圆代工第二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中芯国际拥有全方位一体化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核心技术体系,快速有效地帮助客户实现新产品的导入验证到稳定量产。公司已成功开发了8英寸和12英寸的多种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晶圆代工和技术服务。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司凭借长期深耕积累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14,215件,其中发明专利12,342件。此外,公司还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94件,为技术持续迭代与市场竞争筑牢了坚实壁垒。凭借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与人才队伍,中芯国际建立了辐射全球的服务基地与运营网络,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了市场推广办公室,以强化市场拓展能力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全球市场布局与客户服务能力。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根据全球各纯晶圆代工企业最新公布的2024年销售额情况,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二,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这一排名同样彰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与核心竞争力。中芯国际主要子公司包括中芯上海、中芯北京、中芯天津、中芯深圳、中芯北方、中芯南方。其中前四家均为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持有中芯北方、中芯南方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1.00%、38.515%。业绩层面,中芯国际稳中有进。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8%。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本期晶圆销售数量增加及平均售价上升所致。产能建设与技术研发层面,公司扎实推进产能扩张,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总体产能利用率业界领先,工艺研发和平台建设稳步拓展,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合作与内部管理方面,一方面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密切交流,另一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部则扎实推进数字中芯建设,坚定开放合作,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此外,根据公司披露的重要非全资子公司主要财务信息,今年上半年中芯北方与中芯京城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8.67亿元,净利润为1.26亿元。半导体行业整合加速资源集中助推效能提升今年以来,国内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产业整合趋势显著,多家主流厂商积极推进收购计划,通过整合参股公司或关联资产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与资源协同。除中芯国际外,近期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企业也相继推出重要收购计划。今年7月,芯联集成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合计持有的芯联越州72.33%股权;8月17日,华虹半导体同样宣布,为履行IPO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这类并购行为深植于半导体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业内普遍认为,在产能扩张阶段,企业往往通过为子公司引入外部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待项目成熟稳定运营后,再以“发行股份+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整合,完成“外部融资支持—扩产—成熟后上市公司回购”的闭环。对半导体制造企业而言,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或相关资产有助于进一步理顺股权结构和管理体系,降低内部协调成本,提升运营和决策效率。 。同时,将盈利能力强、技术先进的资产全面纳入上市公司体系,能够有效增强资产质量与业务协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目前,中芯国际仍处于产能扩展与技术升级阶段。在国产AI芯片需求快速增长与端侧芯片本土化替代持续深化的双重推动下,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保持增长势头。此次对中芯北方实现全资控股,不仅将提升上市公司资产完整性与盈利能力,也将为其后续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提供坚实支撑。文字 | 昼屿 编辑|益达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