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消费贷贴息的客户,只需按照正常的消费贷流程办理即可。可以直接在手机银行申请,并在线签署贴息协议,后续我行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系统将自动直接扣减贴息资金。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建设银行网点内,工作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展示了在手机银行上办理消费贷贴息业务的流程。 。9月1日起,消费贷财政贴息工作正式执行,多家银行上线“贴息专区”,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补贴利息。节省客户利息支出“近期新房正在装修,我了解到,根据最新的消费贷政策,购买电器、家具、厨房卫浴用品都可享受利息补贴。”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工商银行网点内,正在咨询、办理消费贷业务的曹先生向记者表示。记者看到,曹先生在工行App中提交了贷款申请,几分钟后便看到工行审批反馈的贷款可借额度。曹先生点击了“马上借款”,在签署个人信用贷款合同的同时,签署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办理流程很便捷。曹先生告诉记者:“这笔贷款最终审批利率为3.05%,贷款3年的利息总额为14000余元,后续银行会根据我的实际消费情况,在每月还款时扣减利息,累计最多可减少3000元。”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多家银行已在手机银行中上线“个人消费贷贴息”专属模块,借款人可在此模块签署、查看贴息服务协议,还可清楚看到每笔贷款的贴息记录及已累计享受的贴息金额。图片来源:工商银行App截图图片来源:建设银行App截图多种交易渠道可自动识别记者了解到,贴息协议主要包括:贴息范围、贴息识别条件、计算规则、贴息流程、个人信息授权等内容。其中,从贴息范围来看,“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都在贴息范围内,系统可识别的贷款消费都可享受自动贴息。”农业银行北京地区一家网点的个贷经理告诉记者。“单笔超过5万元的消费,在家用汽车、电子产品、家居家装、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范围内的,也可享受贴息。”上述农行个贷经理说。在消费记录识别方面,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线上支付、刷卡消费更容易被系统自动识别。“在消费时,使用消费贷放款的银行卡直接刷卡付款、线上支付,或是将放款银行卡绑定微信、支付宝等进行支付的消费交易信息基本上都可识别到。”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工商银行网点内,工作人员王欣表示。“但对于贷款资金用于向个人账户转账,提取现金,向支付宝、微信钱包充值等行为,无法直接认定消费用途,系统无法自动识别贴息。”王欣说。对于无法自动识别的交易信息,消费者需提供证明材料进行人工审核。严禁违规套取贴息在记者调研中,多家银行均强调,获取消费贷贴息要基于真实的消费支出。“如果借款人将消费贷资金用于购房、偿还住房抵押贷款,或是进行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用途,都是不符合贴息条件的,也是违反消费贷约定用途的。”王欣告诉记者。农业银行表示,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理贷款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该行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该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