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上交所发布 截至2025年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数据显示,随着增量政策效应加力释放,消费筑基、科技引领的增长动能日渐清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在起承转合间,呈现更加均衡和更可持续的新格局。 一、业绩增长向新向实 2025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扣非后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季度间保持上升势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0.1%。 。 中期分红再创新高。上半年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55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同比增长1%;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同比增长6%,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13%,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现金含量达103%,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 从业绩增长的贡献度看,制造业基本盘稳固。制造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7.1%,增长值占剔除非银金融后的整体比重分别为78%、50%。新兴产业势头更劲,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轨交设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6.5%。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 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渐成新引擎 以科创板为依托,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集成电路公司已增长至138家,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全环节产业链,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2466.75亿元,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生物医药企业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14%。科创板已成为继美国、香港之后又一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地。 集成电路行业实现“全链条增长”。在国产替代与市场回暖的双重推动下,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头部晶圆制造企业保持满产运行,中微公司等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充足,瑞芯微、泰凌微等9家芯片设计企业盈利同比翻倍,构筑行业增长“压舱石”。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为行业发展开拓广阔增量空间。一批AI算力企业凭借独特技术优势,迎来经营质量的快速提升。寒武纪从上市初期连续多年亏损,到成功实现三季度连续盈利的拐点;海光信息的高端处理器产品涉及的新兴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带动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澜起科技引领DDR5内存技术迭代,稳固全球最大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地位,成为AI服务器背后的“隐形冠军”。长电科技、生益电子、云天励飞、仕佳光子等企业则在先进封装、AI材料、场景应用、光通信等细分环节抢占发展先机,共同构筑多元增长格局。 生物医药行业步入商业化收获与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创新药企业频创行业里程碑,上半年共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获批上市,完成20单出海BD交易,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64亿美元。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上半年收入突破百亿元,成为首个跻身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的国产创新药,带动公司迎来成立后首次扣非盈利的关键转折点;迪哲医药的新型肺癌靶向药舒沃哲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恒瑞医药上半年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净利润44.5亿元,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创新药板块收入贡献度达到六成;药明康德凭借覆盖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翻倍,达85.6亿元。 三、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汽车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广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1%,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7万辆。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海尔智家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双第一,多项节能智能家电销量占比显著提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海信视像积极引领行业大屏化趋势,全渠道百吋及以上市场中,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达41.65%和48.66%,蝉联全国第一。 基础消费稳健增长,新型消费加快崛起。东鹏饮料上半年电解质饮料收入同比增长214%,茶饮料、咖啡等新品类快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36%、37%;海天味业一站式覆盖厨房餐桌多场景调味需求,净利润同比增长13%;安琪酵母发酵主业量稳价稳,战略新品酵母蛋白推广顺利,净利润同比增长16%。悦己消费、精神消费与IP消费等新型消费不断出圈。影石创新推出的全景相机X5、Ace Pro 2街拍套装及GO Ultra等新品持续热销,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51%;上海电影在上影节期间通过优质内容放映、创新营销模式和跨界产业融合,发展电影生态经济,上半年累计实现院线票房22.12亿元,同比增长26%,市场份额提升至7.57%;百联股份联合BilibiliWorld打造主题活动,展会期间客流大幅上涨,销售提升31%,35%品牌实现业绩新高。 假日游与文旅游融合互促。旅游景区公司发力“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净利润同比增长58%。祥源文旅(维权)“文化IP+旅游+科技”驱动夜间经济,净利润同比增长54%;天目湖(维权)音乐会融合景区自然元素,五一假期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31%,净利润同比增长4%;黄山旅游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226.4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幅5.82%,收入同比增长13%。“中国游、中国购”吸引力持续增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8%、71%,上半年国际航线飞机起降量合计达16.0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429.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60%、25.11%;豫园股份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东方美学游购体验,五一假期累计入园客流超100万,累计销售额过亿元,同比增长100%。 四、传统产业求新求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沪市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以技术创新突破“内卷式”困局,向高附加值领域跃升,净利润同比增长235%、21%。 。宝钢股份汽车板、硅钢等高端、差异化产品占比超60%,在取向硅钢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南钢股份上半年先进钢铁材料毛利占比达46.67%,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恒立液压在高端液压元件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顺利交付超长行程铸造机内导液压缸;纽威股份在核能、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实现多项里程碑,核级阀门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多项高端产品助推业绩增长30%。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中创智领打造全球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23条自动化流水线、15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生产效率提升200%,制品周转天数下降72.4%;三一重工构建“智能大脑”的全流程数字化制造作战平台,对生产中人、机、料进行柔性配置与精准调度;杭叉集团自主研发的“面向复杂场景无人驾驶叉车安全作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助力国产无人驾驶叉车实现跨越式发展;亨通光电打造基于全光网络+AI的光纤光缆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九州通加大对智能仓、AI调度两大领域的数字化投入,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扩绿增效”进程不断加快。火电行业长期面临同质化竞争与低碳转型的挑战,华电国际通过超超临界机组改造、综合能源服务、碳捕集技术(CCUS)等创新手段,向高参数、高效率、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华能国际新增清洁能源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987.31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9.12%;宇通客车国内纯电动公交及公路客车完成“三电”系统全技术升级,实现能耗更低、运营更优的技术突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6%;福耀玻璃在玻璃夹层中集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单块天窗年发电量达290度,助力汽车减碳;君正集团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业绩同比增长27%。 五、外贸出口韧劲十足 上半年,830余家沪市制造业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民营企业海外收入规模突破7400亿元,同比增长6%,贡献全部海外收入近七成,已成创新出海主力军。 多元化海外市场拓展外贸增长空间。新兴市场持续拓围,小商品城重点发力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新增出海项目13个;厦门象屿中印尼精品航线影响力再上新台阶,印尼苏拉威西—中国航线市占率稳居第一。“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推进,宁波舟山港超300条集装箱航线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最佳结合点;中国中车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990万人次,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盾构机龙头铁建重工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韩国等国家中标,上半年合同金额突破18亿元。品牌出海加速全球化布局,科沃斯锚定全球基盘,二季度海外业务同比增长达67%;金龙汽车海外销售网络遍布170多个国家地区,上半年在以色列、沙特、瑞典、突尼斯、越南等市场取得良好成绩,集团整体出口客车数量同比增长52.4%;中策橡胶全钢胎等产品远销六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积极实现对国际头部轮胎品牌的赶超。 技术创新迭代撬动增量国际订单。上半年,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的超高镍9系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移远通信以5G、智能座舱等模组为基石,融合天线等软硬件全链路解决方案,为欧洲、北美等全球海量终端客户提供入网能力,上半年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爱旭股份致力于N型ABC技术的优化创新,ABC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超400%,在瑞士、捷克、英国等市场取得市占率领先地位。一批创新型产品国际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赛诺医疗的HT Supreme药物洗脱支架获美国FDA附条件批准,系我国三类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首个在美国 FDA 申请上市前批准(PMA)审批的国产原研产品。微电生理的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所有组成器械均已获得欧盟医疗器械法规认证,正式迈入国际市场。 六、ETF产品扩容增类 增量资金借道ETF加速入市。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境内占比超七成,5只产品规模超千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180ETF等重要宽基ETF成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长期配置工具。与此同时,沪市ETF产品也加速提质扩容。上半年,新上市ETF共96只,募集规模合计788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其中,50只宽基ETF上市,包含16只科创综指ETF,规模合计近200亿元;8只上证180ETF上市,规模合计超220亿元;首批中证A500增强ETF、科创综指增强ETF等,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选择更加丰富。 科创板指数产品引导长钱向“新”集聚。指数产品量质齐升,为资金投资“硬科技”提供丰富标的,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今年以来,科创板共推出科创综指、科创民企等7条指数,指数总数已达32条。截至8月底,科创板已上市ETF共93只,总规模达2876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8%。以科创板ETF为代表的指数化产品成为吸引资金向新质生产力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的配置力度大幅提升,截至6月底合计配置规模已超400亿元。 七、案例推动政策落地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沪市新增资产重组单数达378家次,同比增长23%,其中重大资产重组新增55家次,同比增长224%,合计交易金额超160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一批创新示范性案例相继落地,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交易完成,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通过注册,恒力重工注入松发股份完成交割。千亿级交易持续涌现,中国神华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煤炭电力资产,持续夯实主业竞争力;沪杭甬发行吸并镇洋发展,优质高速公路资产通过并购回A。跨境并购成果不断,瀚蓝环境私有化港股公司粤丰环保已交割,至正股份跨境换股收购AAMI过会,新奥股份拟发行H股私有化新奥能源持续推进。产业并购和股东注资持续发力,内蒙华电收购股东风电资产,拓展绿电领域;中盐化工(维权)收购内蒙大型天然碱矿,巩固核心资源,夯实资产质量。 “科创板八条”“1+6”改革措施渐次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级再上新台阶。“科创板八条”推动产业整合成并购重组主线,自发布以来新增产业并购超13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400亿元。其中,44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交易数超过“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各年之和的2倍。头部公司产业链整合提速,芯联集成发行股份购买芯联越州交易已注册生效并完成标的过户,成为“科创板八条”以来首单落地的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重组交易;华虹公司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华力微控制权,在解决同业竞争的同时,扩充自身12英寸产能,体现对特色工艺晶圆代工行业的坚定信心。科创板“1+6”政策精准赋能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自发布以来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业;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得受理,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得注册生效。与此同时,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企业展现良好发展动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净利润大幅减亏71.23亿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